任正非不支持华为上市自有道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伦敦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无意让公司上市,理由是投资人很贪婪,会希望榨干公司的一点一滴,这会让华为成为一家短视近利的公司,相比之下,华为特有的员工持股结构,是他们可以在电信设备业追上若干竞争对手的理由之一。
对任正非的这种想法,很多人可能感到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认为他还不具备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维。因为,上市一直被认为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更好地成为公众企业的最佳途径。同时,在大小股东的利益博弈中,可以让企业进一步增强危机感,不断地创新发展思维,提升发展层次,提高发展水平。
事实也是如此,绝大多数成为上市公司的企业,在企业上市成功以后,都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显然,这是普遍意义上的结论。但是,对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上市是否也能达到其他企业那样的效果,会不会成为资本“贪婪”者的食物,会不会被资本“贪婪”者榨干所有的利益,并成为一家短视近利公司,确实很难说。
众所周知,对华为来说,上市无非是两条路,一是境外,一是境内。从华为及其同类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那么,要想上市,不是选择在美国等发达市场就是在国内的A股市场。
从发达市场来看,作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要想在发达市场上市,首先必须在销售上能够全面挤身发达国家市场,并站稳脚跟。但是,讫今为止,华为还没有能够打通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美国的大门,还在被美国政府以军方背景、国家安全等拒之门外。在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华高的市场之路也不顺畅,也会在很多领域的竞争中受到外国政府的限制、外国企业的“政治挤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华为成为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且不说是否允许华为在这些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市,就算给华为开绿灯,一旦华为成为公众公司,凭借华为超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外国资本会不会伸出“贪婪”之手,用各种非正当手段做空、做垮华为,榨干华为的所有利益,实在难以预料。毕竟,无论是欧美国家的政府还是同类企业,都是对华为没有多少“好感”的,都是想方设法挤兑华为的。如果成为欧美发达市场的上市公司,挤兑挤压的空间也会更大。面对这样的情形,任正非选择不上市是完全有理由的,对资本的“贪婪”留些防备之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到发达市场上市不太合适,留在A股市场上市不是更好吗?不仅没有来自西方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挤压,还能为A股市场输送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高效益企业。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信心。
简单地讲,在A股市场上市,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要忘了,A股市场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环境呢?好企业也好、差企业也罢,在A股市场有区别吗?好企业在A股市场能够得到好的回报吗?能够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吗?为什么那么多垃圾公司在A股市场也能活得很潇洒,而真正的好企业却活得很别扭,难道不是A股市场生态环境不佳的表现吗?如果华为在A股市场上市后,一样被不良投资者当作炒作的工具,而不是投资的产品,对华为来说,资本市场的正面作用又如何体现呢?
要知道,对华为来说,钱不是问题,生存环境才是最重要的。A股市场不能为华为提供正能量,提供健康发展的元素。那么,上市还有什么必要呢?与其盲目上市,让企业进入一种生存环境并不好的市场,不如看看再说,待市场规范好了,待市场的生存环境改善了,再选择上市也不迟。
事实上,按照华为已经推行的员工持股策略,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具有了上市公司的某些功能。而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上升、话语权的增多,华为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多,能够进入的空间越来越大。尽管美国还没有给华为开进入之门,但是,这不是问题,美国早晚会将大门向华为敞开的。倒惠中国国内的市场如何完善、如何规范,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象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留在A股市场,无论对市场还是投资者来说,都是大利好。关键就在于,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何时才能真正得到改善。
也正因为如此,对任正非不支持华为上市,千万不要过于解读,不要认为任正非的观念不解放、思维不开放。华为迟早会上市的,只是现在还不太合适,或者说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也正是华为立足世界通信市场的一大法宝。
Tags:任正非不支持华为上市自有道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