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天价培训班莫成拉关系的平台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东方网 江曾培 参加讨论

    
    相关评论:66.8万”培训饭”背后是干部培训不透明
    反腐败和反“四风”的风暴愈刮愈烈,一些招牌冠冕堂皇却内藏污泥浊水的机构,一一受到舆论的关注与监督,难以再我行我素地混下去了。比如,地方的“驻京办”,高档的“会馆”等。如今,大学里的天价“培训班”,又成了一个议论中心。
    有报道说,北京大学开设有66.8万元的天价“后EMBA”培训班,其中有一半是政界人士。尽管北大开始否认,但事实证明这一情况由来已久。有些毕业后的地方官员还担任了北大“后EMBA”同学分会会长、副会长。官员进修不是坏事,问题是为什么要“官商混招”,并把培训官员级别定在处级以上?这些官员的天价学费是谁出的,如此培训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这一现象也非北大所特有。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办起这种天价培训班,也多是“官商混招”。这些培训班本是以培养经商的素养与能力为目的,面对企业界人士是合适的。将官员拉进来,则是有违官员培训“学用一致”原则的,而且要交那么高的学费,照理说,是难于招到官员的。然而,每期都不乏局长、司长、市长、厅长一类官员参加。秘密在于这种培训班“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在酒”,就是说,商人参加这种天价培训班,并不在乎真正能学到多少知识,主要想通过它和一些官员结识为亲密的同窗,获得比商业课堂知识更宝贵的稀缺资源,而官员除了可以借此“镀学历”外,也增加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在这样的培训班里,有一句流行语:圈子决定未来。有人问过一位花大钱进修的学员,学了以后有什么收获,他的回答很干脆:结识了一批有用的朋友。这表明,高校天价培训班吸引人的要素,主要就是能扩大人脉资源,拓展关系渠道。基于此,培训班就一定要有官员参加,形成“官商混招生态圈”,才能生长发展。天价的学费,商人是不在乎的,官员却不会自掏腰包的,全部由公款报销,现在也越来越难,怎么办?一是由企业买单,二是由学校减免,目的都是要争取有一半的官员参加,用“混招”结成所企望的关系网、人际圈。
    这样,这种天价培训班作为学习组织的意义被弱化,更多的成为一种拉关系结圈子的平台,形成不正常的官商关系,摧生不正之风,助长腐败。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万庆良与揭阳创鸿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黄鸿明,同是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EMBA同学,后来双双落马。他们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不过,与在天价培训班中结成的亲密而不正常的官商关系也是因素之一。
    大学有实力向社会开放,举办一些高级培训班,本是好事。不过,要不忘教育的宗旨,不能作为牟利的工具,不可因“天价”而匍伏在资本之下,将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抛弃一旁,异化成积累人脉的中间机构,为不正常的关系网铺路搭桥。特别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更要百倍爱惜自身的羽毛。在深入反腐败反“四风”的斗争中,亟须认真检查一下天价培训班,清除其中的污泥浊水。

Tags:天价培训班莫成拉关系的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