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琼赵地: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引擎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创新更新和完善了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促使要素从较低生产效率部门向较高生产效率部门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二是创新扩展了可用资源的范围,增加了资源的供给,并使资源在三次产业间转移成为可能。三是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各产业的供给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导致新兴产业出现,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物质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创造或改进事物的过程。持续创新能够破解要素报酬递减和资源短缺的限制,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作为创新成果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了产业结构演进升级。
释放创新活力要力破两大难题
“十三五”时期是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应运而生。我省要实现创新能力的突破性进展,迈向创新型省份,需要力破两大创新难题。一是要力破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的难题。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河南省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但拥有的创新要素如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设施、测试设施、教育机构、科技成果、创新资金、行业协会、孵化机构和专业媒体等呈现出“少”“散”“弱”的特点,甚至本地的一些优质创新资源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相对发达的地区。没有创新要素的支撑,区域便很难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因此,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营造创新人才发展良好环境,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用人才资源带动其他要素的聚合,弥补自身多种创新要素不足的缺陷,加快形成完善的创新生态。二是要力破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难题。研发投入强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2016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494.1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1%。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人均经费为28.44万元,远低于中部五省,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2万元。要破解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难题,政府不仅要加大自身研发资金投入和提升资金效率,还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多方投入的新格局。
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厘清三种关系
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厘清“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应该单纯地追求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也应该兼顾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做好做强第一、第二产业,自然就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91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2%,但三次产业结构仍为9.6∶47.7∶42.7,原因就在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前仍需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加工业。如果第二产业能够实现高端化,会大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厘清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赖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的,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边界。作为以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点的传统产业,在增加就业、消化农村转移劳动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2017年,河南省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12.1%。传统优势产业仍是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并且传统产业并不都是“夕阳产业”。譬如纺织服装产业,不仅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和技术实力,我省还涌现出一批旗舰企业和名牌产品。新时代下,任何低端、中端的传统产业也可以像高端产业一样走上服务化、定制化、互联网化的道路。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创新资源,一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也并不能保证可以取得满意的成果。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脉搏,找准产业结构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厘清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分工关系。产业结构升级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来源于经济效益,有了经济利益,企业会主动创新发展升级。一定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壮大企业家队伍,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政府应当积极承担起创新文化的引导、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政策的制定等任务。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体系、市场体系和经济制度,并借助项目资助、创新政策、市场规则、税费优惠、平台服务等政策工具,有效提升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Tags:沈琼赵地,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