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影响产品、产业、行业质量提升的技术瓶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加快制造业发展,是做强实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我省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要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我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省贯彻落实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出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迈出了坚实步伐。
2017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2017年,我省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4.6%,传统产业和高耗能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我省抢抓产业转移历史性机遇,加快智能终端、家电、家具、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引进,2017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占全省的比重达64.9%。打造了装备、食品等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15个超千亿和一批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6.1%,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增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省的48.6%、60%和70%。同时,我省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2017年,森源重工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1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我省制造业优势明显但高端供给仍然不足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省制造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大,建成了门类齐全、相对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我省装备制造业产值居全省工业各行业之首,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中铁工程装备、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等先后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铁工程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40%,大断面马蹄形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等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我省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方便食品、调味品和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万洲(双汇)国际在肉制品、生鲜品和生猪养殖三大领域均排名全球第一。2017年,郑州宇通生产新能源客车2.5万辆,在国内大型客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许继电器在特高压输变电领域创下20多项世界第一,拥有130多项核心技术产品。
尽管我省制造业发展迅猛,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仍较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受制于人。我省科技研发投入占比较低,许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高端供给短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较高。虽然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比重还较低,尚未对我省转型发展形成有效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是龙头企业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强。我省入围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品牌500强的企业分别只有9家、13家。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