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智能制造青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既能动手实践,又具较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将大显身手

http://www.newdu.com 2018/4/8 文汇报 胡晟 参加讨论

    “中国制造2025”主导下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知识密度高且多维集成,高新技术中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更全面、宽广的知识背景,要具有自动化、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等多学科背景知识,同时要了解3D打印、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事实上,现代技术越来越复杂,不同领域的技术之间相互渗透。智能机器人可替代部分“低技能”劳动力,但智能化生产线和大数据系统的指挥、操作和运营需要更具专业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弥补机器的不足。这就要求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操作智能化设备,并对智能制造设备进行技术维护、咨询、管理和服务。
    此外,智能制造将各个制造环节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的职业分工将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与之相对应,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既要负责生产,也要参与研发与设计;既是生产者,也是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与问题解决者。因此,快速适应角色变化的能力、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都是智能制造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高度融合,是智能制造时代的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系统创新。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以及智能化制造模式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第二次机器革命》中的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创新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他们能够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商业模式,正成为市场的主要支配力量。实施“中国制造2025”非常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智能制造人才。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它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涵盖了坚忍不拔、一丝不苟、严谨专注等职业品质。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无论社会经历怎样的深刻变革,技术如何发展,职业如何变迁,产品的质量是最大的竞争力,未来产品取胜的关键就在于注重细节、注重品质。从这一意义上说,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制造模式和工匠精神完全契合。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有着高度的融合性,用创新的精神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精雕细琢、追求极致,两者结合体现了智能制造的时代要求。
    (作者为上海电机学院校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智能制造青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