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开放思想,主要包括: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思想强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着眼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大局,为中国开放型经济与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外联动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思想的引领之下,习近平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种非霸权主义的国际公共产品共商、共建、共享的供给模式,“非经济人”的假设和正确的义利观所倡导的“和为贵”“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关心全人类幸福、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大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身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化时代,协调合作才是必然选择,互利共赢才是发展之道。无论是对内改革,还是对外开放,都要求扩大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找准这个利益汇合点,并不断地将其扩大,对跨国合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断出发的中欧班列,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也拨动着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心弦,他们都愿意参与到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我国先后设立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为对内改革与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探索了发展的新经验,也提供了汇聚各方利益共同点的试验场所。
站在全球和全人类命运的新高位,考虑中国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包括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内的新的开放举措。建设一个自由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港,建设一个可先进货后报关、注册企业不需太多审批、人员可自由流动、资金自由进出、金融高度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已成为在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指导下需要完成的新任务。以具有庞大工业生产能力和港口运输能力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依托,寻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及资源配置最优化则成为我国自由港建设的目标。
在前一阶段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单一窗口与建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良好经验,在此良好经验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美好蓝图下,探索更加自由的自贸港建设,还需重点关注自贸港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自由港的建设不单只需要发展运输服务,亦需要发展与贸易有关的多种服务,包括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法律及商业服务等。因此,为配合自由港的建设,首先需要努力拓展离岸业务的空间,包括:支持自由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离岸研发中心、离岸创新中心;对标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支持根据产业特征和实际需求,开展限额内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和开设多币种离岸金融账户;发展跨境现代综合第三方物流等。其次,出于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需逐步放开离岸金融业务。根据上海自贸区已有的经验,在人民银行给予一定的外汇额度审批前提下,可以在自贸港区内建立一个封闭的金融系统,在这个封闭的金融系统中,人民币与外币实行自由兑换。最后,关注自由港人员进出管理的问题。鉴于我国对外籍人员管理制度较为复杂的现状,建议成立专门管理自贸港人员流动的部门,以简化人员进出港程序,加快人员的流通速度。在世界经济结构性低迷的今天,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着重发展工业服务业,关注跨界经营,减少企业设立及服务业外资进入审批程序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最新境界,也是中国对外开放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将为处于新常态下的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Tags: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