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措施,综合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应加快完善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解决芯片和算法技术薄弱、基础层布局不足、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短缺等“短板”问题。具体说来,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构建和完善政府支持和保障机制。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对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如蒸汽机革命中铁路的建设、电力革命中电网的建设及信息技术革命中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时,应提供切实可行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在研发费用扣除及技术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政府机构数据公开计划,逐步推动政府数据对公众开放,降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成本。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芯片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开发承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自主芯片技术。同时,制定采购国产芯片的管理办法,扩大国产芯片市场规模。
完善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往往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高度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因此,出于安全性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对相关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成为这类高新技术企业缓解创新活动流动性约束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转化的重要支撑作用,着力解决当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服务。同时,培养和引进能够深刻把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的高端人才,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加快推进芯片和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首先,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尤其要大力推进芯片和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调整投入结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大幅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重。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集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芯片和算法技术的基础研究。其次,创造良好的基础研究氛围。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厚积薄发等特点,一般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取得成果。因此,要为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潜心钻研提供宽松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首先,尽快推动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应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把增强人工智能素养贯穿于整个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适当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名额,在顶尖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其次,加强高校与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合作。企业可与学校共建人工智能专业和课程,参与搭建学校实验室与配套环境,将业界经验和案例有机融入学校教学之中,并为学校的创新成果提供产业化渠道和机会。此外,可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优秀人才移民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吸引海外人才,加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引进力度。
(作者系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