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全域旅游极大地推动了各地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变革。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155个地(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131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77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221家,旅游统筹和协调能力大幅提高,综合执法效果显著,解决了我国长期存在的旅游业“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然而,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理论滞后实践,对全域旅游概念认知不足,容易造成“遍地开花”现象、投资浪费和资产闲置;二是部分地方缺乏旅游意识,体制机制改革和部门联动阻力较大,影响了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三是缺乏系统观,一些地方偏于重视旅游硬件建设,而忽视生态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安全环境、卫生环境、风貌环境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四是一些地方对政府主体依赖性强,没有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旅游运行机制。
生态敏感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已成为当前我国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其战略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越旅游业本身,将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特别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全域旅游有望成为我国生态敏感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我国20%左右的国土面积将成为国家生态旅游功能区,由此创新我国生态保护新格局。同时,全域旅游也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成为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新出路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方式。可以预见,对全域旅游的研究热度还将持续,并形成本土理论体系,成为促进中国融入世界旅游大潮、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要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一项中长期国家战略,给予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定力;二要充分发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试点示范,梳理全域旅游发展模块及其关键技术,做好总结推广,加强指导培训;三要鼓励无(低)门票公益型景区建设,打破景区垄断经营和“一枝独大”的格局,整体降低门票价格水平,提高民众旅游福利水平;四要将旅居人口纳入当地的人口管理范围,建设旅居社会,推动旅游治理社会化;五要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探索中国特色的本土旅游理论;六要从法律层面解决生态保护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探索保护区的伤害最低化旅游利用方式,确保旅游科学供地;七要鼓励地方进行“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八要从国家层面鼓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文明卫生城市、美丽乡村等联合创建。
(作者:李柏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