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好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突破主力军作用,需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来说,要重点把握三大原则。
首先,要解放思想,发挥各种类型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中央企业要用好财政资金,力争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优势,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努力用好各种新型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及产业引导基金等,形成举全社会之力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牢固树立开放思维,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发展。要发挥和强化中央企业在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必须立足于构筑和推动对外开放的创新局面。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相类似,创新链也存在分工。各国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与积累不同,在创新链不同环节均有各自的核心优势与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不仅要“埋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形成更广泛区域内的合作共赢。
第三,要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优势,不断完善创新链协同体系。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必须激发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力量,构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创新共同体。一方面,在制约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关键共性技术与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综合创新优势比较明显,因而要鼓励其集中攻关,全面进入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大局的关键技术领域,夯实、强化和提升产业基础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推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集成创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特点,鼓励其全面进入和扩大投资,通过与国有企业构建起功能互补的产业链协同合作体系,促进中国在重点产业体系及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全面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必须承认的是,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利润都是中央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也导致很多企业研发投入不高,意愿不强,步子迈得不够大。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改变单一的、线形的考核体系,形成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沉下心来,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坚定中央企业不断探索、突破的信心与决心,进一步发挥好其在创新突破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