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在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队伍。
1.担当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底色 “铁肩担道义”,“烈火铸忠魂”。回顾97年壮阔历史,我们党能紧紧扼住命运之喉,一次次从危难中崛起,靠的就是高举旗帜、一往无前的信念与担当。
1921年,上海局势空前恶化,一代革命先驱冲破重重危境、冒死踏上嘉兴红船,宣告党的光荣诞生,在中国大地树起第一面马克思主义大旗。大革命失败后,面对“何去何从”的历史之问,毛泽东毅然率领红军将旗帜插上井冈山,以昂扬斗志掀起“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险要时刻,30万红军志士紧跟旗帜、无畏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扳正了革命前进的航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冲破思想迷障,力纠自身错误,重树旗帜之威,以改革开放之勇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较真碰硬、涉险破难的巨大担当和勇气,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推进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交出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时代答卷,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大旗的自信与力量。
一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就是一部“担当”史,担当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经历28年血火锻造与40年改革考验的最坚韧的政治底色。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高举旗帜的使命担当愈加凸显。
高举旗帜,要底色鲜明。要正确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的基本事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任何时候都能信念鲜明、意志鲜明、态度鲜明,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心自信与自觉。
要敢字当头。敢于在分化利诱前不动摇,在大疑大惑时无惧色,在杂音缭绕时能肃清,在恶意诋毁前勇亮剑,同一切歪曲、偏离、破坏乃至违背旗帜的思想言行作斗争,任何情形下都能牢牢把握主动权,绝不犯原则性与颠覆性错误。
要一以贯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夯实“四个自信”,筑牢“四个意识”;时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看齐,自觉在行动上对标、对准、对正,永远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积极为强国复兴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