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不能让扶贫变扶懒

http://www.newdu.com 2018/8/28 《光明日报》 陈晨 参加讨论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8日 14版)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扶贫政策不能养懒汉。如果我们的扶贫政策把懒汉都养起来,就会破坏社会规则,党和政府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坚决避免扶贫政策养懒汉。”日前,在国新办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就扶贫政策养懒汉的现象表明了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然而,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有些贫困户安于现状,缺少主动脱贫的动力;有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扶贫是干部的事,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有些人眼看贫困户可以享受较多福利政策,当上贫困户之后便不想脱贫、不愿脱贫;有些人乐于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把贫困户的身份当成一种荣耀,甚至出现争当贫困户的怪象。
    一边是扶贫一线的极端“懒例”,一边是我国脱贫攻坚战面临的艰巨任务——今后三年,我国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而且这些需要脱贫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和长期病患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其减贫成本很高,脱贫难度也很大;还有一部分是处于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很大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是今后三年我国脱贫攻坚战非常难啃但又必须要啃下来的“硬骨头”。
    因此,扶贫的每一项政策、每一笔资金、每一份关怀都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身上,而不能用来养懒汉。另外,与物质、身体原因所致贫困相比,思想、精神原因所致贫困更具隐蔽性和传播性,危害也更大,甚至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消弭损害扶贫的政策和成果,影响脱贫攻坚进程。
    好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日前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脱贫光荣导向,要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培育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特别提到要把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人列入失信名单,加大惩戒力度。
    当然,这些政策要转化为实际行动,还需要基层扶贫干部多费心思,正视个别贫困户身上存在的“懒汉”表现,重视其思想状况,加强教育引导,想方设法扶起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增强脱贫的主体意识。要注重改进扶贫的方式,不能简单地通过低保一兜了之,不能提倡不劳而获,而要通过扶贫项目吸引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动员贫困群众投工投劳、多劳多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味坐享其成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对贫困户而言,自然也不例外。扶贫并非要扶懒,只有激活了脱贫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有了奋斗的意识和意愿,更多地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才能让贫困户有底气主动和贫困说再见,才能更快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Tags:不能让扶贫变扶懒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