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发展战略对接:从愿景到现实
自中非合作论坛机制2000年启动以来,中非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双方共同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深化中非合作的重大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中非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快速发展,为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中非双方“对接发展战略、实现合作共赢”已经由美好的愿景一步步转变为鼓舞人心的现实。
中非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互有优势、互有需求、互有机遇。许多非洲国家正在奉行“向东看”的政策,希望加强同中国的互利合作;中国正在加快向西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当前非洲国家普遍谋求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急需外来的投资和技术转让。此外,非洲国家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和10多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市场潜力巨大。而已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在工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熟的技术、性价比很高的装备以及充裕的资金、企业和人才,正全面实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非洲国家普遍希望学习借鉴中国成功的发展经验,中国也愿意向非洲国家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和成果,帮助非洲将人力和资源潜能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篇章。“十大合作计划”针对非洲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开出了 “药方”,帮助非洲构建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助力非洲实现持久和平、自主可持续发展,为中非务实合作以及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绘制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一带一路”建设更是为中非合作带来了战略对接的历史性机遇。在历史上,非洲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很多非洲国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积极要求加入“一带一路”。伴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非洲可以率先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非双方互有需要、互有优势。近年来,渴求发展的非洲各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例如,塞内加尔政府出台了《经济振兴计划》,目标是到2035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7%。该计划规划了27个发展项目,总投资200亿美元,重点涉及农业、能源、矿业、基础设施、旅游等领域。贝宁政府提出了《2016—2021年国家行动计划》,即《贝宁崛起计划》,在此框架下共确定了45个核心项目,以及95个分行业的项目,总投资规模约合137.8亿欧元。尼日尔政府继续推进《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农业、采掘业等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双方将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找准契合点,精准发力,努力实现中非合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国家发展战略的紧密对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中非双方勠力同心,谋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对接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是合作倡议,是中非对接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而非单方战略。在非洲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所秉持的原则依然是共商、共建、共享。我们所强调的规则是共同参与。
第二,在中非落实发展战略对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突出相关国家的特色和优势,注意对接方案的本地化和差异化。例如,在推进中非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中部非洲国家加蓬人口仅200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不太现实。同样,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塞内加尔的主要优势更多集中在贸易、交通、物流、金融等领域,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良好的安全、法律和政治环境是中非对接发展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合作的前提条件,中非国家之间的高度政治互信、中非人民之间的真诚友谊是我们的优势和保障。中非双方对此应当悉心维护,倍加珍惜,决不能任由国际上某些势力污蔑破坏。在此过程中,“民心相通”至关重要。中非高校、媒体、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支持与鼓励。
正在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成为中非关系历史上的又一盛事。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非领导人再次聚首北京,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出台引领中非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中非发展战略对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非洲人民正在积极谋求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朝着《2063年议程》描绘的美好图景前行。“中国梦”助力“非洲梦”恰逢其时,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见证。
(作者系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Tags:中非发展战略对接,从愿景到现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