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吕凯闻、曼德利-佩罗特(Cledan Mandri-Perrott)/文
基础设施项目与国家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对它的投资也许是社会投资中最富成效的举措之一。但是,对私人投资者来说,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回报尽管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回报稳定可靠。不过基础设施项目现有的资产结构,难以与传统的股权-债务(equity-debt)结构竞争,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满足这些项目的需要。
1月份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董事长康浩志(Walter Kielholz)和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主张为基础设施创立一个新的资产类别——就像我们此前所建议的那样。那么,具体而言,世界该如何引导私人资金的潜力,帮助它在基础设施领域有所作为呢?
蛋糕很大,私人投资者的机会也很大。据估计,新兴市场筹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预计其中1500亿美元将从私人投资筹措。在成熟市场,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会在2017年达到4万亿美元。
在对过去18个月的投资协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银行需要遵照《巴塞尔协议III》规定的准备金制度控制贷款,因此公私合作的资金来源越来越依赖于资本市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资金流动性仍然受限,因为金融危机而更加严厉的监管机制也不利于长期投资。这些年,尽管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已恢复到2008年的水准,但注入新项目的资金仍然少得可怜。大部分资金投在了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这类投资被认为相对安全,因为无需或只需承担极小的施工风险,其产生稳定现金收入的潜力也已经有目共睹。
为了克服投资障碍,我们建议设立一个我们称之为“买入-持有股份”(BHE)的资产类别。这一资产类别介于传统股权和债务之间,投资者可以持有15年或更长时期,将提供接近于股权投资的回报,能用其长期性抵消部分风险。
在有影响力的大投资者参与下,风险将进一步降低。这些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也许还有国际金融机构。公共资金(可能由多边金融组织来提供)将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类似于主权债务的风险水平。最终,现金流受监管的特征,让这个项目预先确定的回报能够比传统的私人或公共股权更好。
BHE的开发需要一个新型的私人部门投资平台,其组织架构旨在为不同投资者提供预先确定的回报。私人部门将引入基础设施投资专业知识,而主权基金和国际金融机构则提供大部分的资本及稳定性。因此,这一平台将专注于有明确现金流,合同条款中包括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且担保期长达20-30年的那些项目。
这一新资产类别并不适用于所有基础设施项目。最适合的基础设施项目是那些,国家经济中不可替代的或具有核心价值的有形资产,具备竞争优势、能够抵抗通胀、对经济周期不敏感以及具备明确长期现金流的资产也适合。
在理想情况下,通过建立一个私人基金的架构,这个投资平台将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项目储备,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为市场带来投资的机会。该平台不仅是投资载体,也将作为项目发起人,挖掘全球机会,并以系统化方式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归类。新项目的开发和旧项目的改造都在考虑之中。
除去资本,该平台还将为项目的风险归类自行提供一切必需的技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编制指数,以便投资者跟踪和研究。对于判定为安全的项目,该平台可以成为长期投资的催化剂(这是机构投资者和养老基金的典型做法)。
如果设计合理,针对私人和公共基础设施创立的新BHE资产类别就能够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公共利益。考虑到政府会受财政和其它方面的各种约束,这是一种很值得考虑的资产类别。
(英文版首发于 Project Syndicate, New Equities for Infrastructrue Investment 2015年3月4日 观察者网刘旭爽译,经林毅夫本人审定。)
本文转自观察者网,链接:http://www.guancha.cn/LinYiFu/2015_03_12_3118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