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专家观点 >> 正文

周其仁:中国经济如何过冬?凭韧性、抓机会、求品质、再布局

http://www.newdu.com 2016/5/3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 参加讨论

2014年是国际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一年,更是国内经济局势迷雾重重的一年。新常态?经济下行?互联网金融?创业大潮……这一年中国经济带给人们太多的意外,意外的惊喜,意外的收获,意外的压力,意外的迷茫。

在2015年即将到来之际,12月2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为北大国发院BiMBA的EMBA校友们带来了一场精神和思想的饕餮大餐,通过探究过去中国经济的转型,拨开当前国内经济的迷雾,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预测是第二位的,适应变化最重要

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局势,周其仁教授认为预测是第二位的,适应变化和及时调整才是首当其冲的。“在真实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计划,每个人都有预期,都希望未来能够看清楚,但是当这些因素都加到一起,没有人能够看清未来。”周教授说。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有生命的。人有学习能力,会调整,会变化,会接受教训。一旦人们知道了某种对经济的预测,他们就会调整未来的行动,因此经济是很难预测的。对付这种不确定性,调整能力、适应能力比预测能力重要,同时也需要有像马云那样敢赌、敢冲、敢试一把的勇气。

“虽然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分析过去。”周教授表示,未来虽是难以预测的,但是过去的一些事情对未来可能会有帮助。行动决定未来,而过去的经验教训又会影响我们的行动。

高位何来?

一个大国经济,怎么会有14%以上的增长率?周其仁教授指出中国靠的是“综合成本优势”。

综合成本优势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中国长期贫穷形成的数目巨大的廉价劳动力,当这些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商业模式等结合时,其效益是非常大的。其次,改革开放是刺激综合成本形成的强效催化剂。改革急剧降低了中国经济组织的成本和制度运行的成本,开放使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改革解决了中国粮食短缺的问题,城市改革又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就业率。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搞活经济,放宽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使中国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加入WTO一改中国过去几十年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封闭保守,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想法、商业模式,并与国内的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第三是中国人善于学习。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增长迅速,观念、知识、技能和产品质量随之不断进步。

要素价值低,组织成本和制度运行成本急剧下降,再加上中国人肯学肯干,加到一起就形成可中国的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国际竞争力。

下行何至?

2007—2008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至10%以下,直至今年的7.3%。在短短几年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何会下降得如此之快?周其仁教授从四个因素入手,指出中国经济下行其一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由于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一辆大马车,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主要出口国需求下降时,中国GDP随之开始下行。其二,累计的不当行政管制束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经济上行的时候,适当的行政管制会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但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如果仍采用原来的行政管制,必然会束缚经济的发展。其三,真实利率转正,引发“债务型通缩”。最后,“不差钱”的环境侵蚀企业家精神。由于这四条因素的重重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

何谓“水落石出”?

“经济一下来,物价一下来,资产价格一下来,原来被水盖着的石头就露出来了。”周其仁教授形象生动地指出了中国经济下行暴露出来的问题。首先是成本:收入即成本,高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成本的高速增加。再者是债务:通胀和负利率刺激借贷需求,普遍推高负债率,而当通胀率下降,真实利率由负转正,很多企业、行业、地区都陷入债务困境。其三是产能过剩:由于这两年国家战略的导向,新型战略产业成为过剩产业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最后是反腐:腐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毒瘤,但挖也是有代价的,会影响当期经济的增长。

未来5年,中国经济“靠得住”的4大支点

关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周其仁教授表示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仍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因为有四根支柱支撑着中国经济的舞台。

第一,中国的经济非常有韧性。中国经济为什么有韧性?首先是体制上有“保证”。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使大多数人无法靠财政包养,唯有靠在市场里谋生。再者,30年的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孕育了一批敢玩、敢闯、敢尝试的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非谋生型创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第二,全球化大有机会。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收入差还有10倍,中国人均收入不过全球第85名,还有不小的比较优势。在新的全球格局中,中国开拓新兴市场的潜力巨大。面对经济减速的现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要紧抓新机会,发现新市场,寻求新突破。

第三,品质革命。过去20年,中国基本上是出口产品品质好,内销产品或服务品质差。国内居民收入提高和新一波进口替代正启动国内内需的品质革命,而品质革命将会激发我们巨大的制造潜力。

第四,空间集聚再布局。如今我们这一拨质量很差的、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将会被重新纠正,以充分发挥空间资源配置的效果。城市收入的差别是城市化的经济驱动力,因此,中国城市化驱动强烈,且可持续时间很长。

两个不确定性

周其仁教授认为,虽然有四大支点支撑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但也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不确定因素。第一,和平与发展坚持得住吗?1914年距如今正好是一百年,这一百年给我们很多警示:全球海平面变化(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处于不同“海平面”)带来的利益冲突、收入分配“三明治”、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继续、民族主义情绪——这些都是影响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在G20框架下缓解全球失衡、解决货币悖论和收入分配问题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中国的大国治理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难处。“大有大的难处:拢得住还是拢不住?”一方面,中国是个非常难拢住的国家,东西南北统一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决心不容易。另一方面,即使拢住了,中国也会面临大国改革的穿透力问题:形成共识不易、贯彻改革决定更难、一旦贯彻,改革红利有巨大的规模效应,但如果“决定不出中南海”或“经验不进中南海”也可能形成上下脱离的两张皮。因此,如何增强大国改革穿透力?周教授强调要在前提正确的基础上保持目标的简单明了。

两个海平面,四大支点,两个不确定性,周其仁教授表示,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舞台已经达成了,虽然有不稳定性,但“戏”还是能唱的。至于唱不唱得好,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得靠唱戏的角们。

对话环节

问: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全面下滑,奥巴马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使美国经济在近期恢复了元气,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那美国到底是怎样恢复经济的?在未来五到十年美国会如何发展下去?

答:经济危机真的只是资本主义腐朽的表现吗?危机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法门。危机可以杀掉那些过时的东西,因此,当经济危机来临时,美国并不像欧洲、日本那样拖泥带水,该下手的时候敢下手,该埋的尸体埋掉,然后永远把主力部队放到抓下一个机会上。市场经济总是有起落的,起有起的问题,落有落的问题,高峰低峰都有活干,问题是不同时间干不同的活,这是美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美国经济将来会怎么样?美国的创新能力在全球是第一位的,他杀掉多余的部分比世界任何经济体都要强。未来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但毫无疑问,美国有非常显著的优点,这些都是值得中国研究学习的。

问: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靠得住的四大支点中,可以总结为经济结构和销售渠道两类问题。那么在这四个支点中,是结构的问题重要,还是渠道的问题重要?

答:四个支点能支撑起整个框架,但哪个更重要,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定要和各自的行业相结合。但这两年能对付三块石头是第一位的,消化成本,消化债务,重视投资和布局。虽然中国经济正面临低潮,但低潮的时候反而会有更多的机会。只有“冬天”才能做布局,等所有人都热的时候,冬天做布局形成的产能就显现了。但等到市场“热”了再布局,就来不及了。


问:西部大开发的提法虽然已经过去15年,但东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东部的转型是工业化转到三产,而西部的转型还是从农业化转到工业化。西部发展还没有常态化,我们就已经开始提新常态了。因此,西部如何才能跟上全国平均发展速度?

答:西部看全国,就是中国看全球化。全球有两个不同的海平面,国内也有好几个海平面,西部就是个低海平面。通过分析高海平面哪些优质资源会进去,低海平面哪些东西会出来,来增加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对流。因此,西部发展第一步就是引进资本、技术、人才,打开封闭的城门,抓住发展机会,跟本省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东西部发展的时间差也成为西部的后发优势。通过人力资本的调整,可以把东部优秀的经验带到西部,并根据当地实际做出调整。所以,面对新常态,西部应先调整心态,冷静地找对发力点,反向理解,找到平衡,着手干活。

问:克强经济学核心架构是稳增长,调结构。目前的经济结构是市场竞争和政府管理管制的结构,而国际市场是竞争的,如果靠政府主导试图改变这样一个国际竞争,是否存在逻辑悖论呢?

答:中国的市场经济高度依赖政府,但又痛恨对政府控制经济形成的滞后性。因此,李克强总理去除不当行政管制的认识程度是很到位的。只要坚持,就一定会生效。当政府这双手的作用发挥得当,市场活力就能有效增加。

杨壮点评周其仁教授讲座

在四个小时的思想盛宴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联席院长杨壮教授表示,周其仁教授对今天纷繁变化的经济形势始终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判断力,而周教授这么多年来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亲自到乡村、企业、市场体验、感受的治学态度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周教授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始终保持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这不仅值得很多学者学习,也值得很多企业家学习。在中国不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作为BiMBA人,大家更应该用自己的正能量和优秀的品质品格将北大精神发扬壮大,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李晓灵整理)

Tags:周其仁:中国经济如何过冬?凭韧性、抓机会、求品质、再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