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专家观点 >> 正文

2014年5月陈平北大跨学科讲座

http://www.newdu.com 2016/5/30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 参加讨论18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平,为纪念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5月上旬在北大举行四场跨学科讲座,讨论经济学的发展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出席。

组织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富大讲堂

时间:2014年5月9日周五,下午2-4点

地点:北大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603会议室)

报告人: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主题:《从国富论到国竞论:为何西方富国先后衰落?》

摘要:金融危机前后,全世界出现对西方经济学反思的经济学家运动。我们重新检讨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学理论,发现斯密定理和斯密理论有深刻矛盾。分工和交易不足以产生工业革命。科技知识的进步不是资本的平稳积累过程,而是量变到质变的代谢过程,这是产业和大国兴衰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先驱者,从意大利,荷兰,英国,到美国,都企图用控制国际劳动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制高点来积累大量财富,结果都富而骄,骄而惰,导致经济的虚拟化和空心化。亚当-斯密提出国富的目标,却未能给出国富的答案。我们提出的《代谢增长论》,综合了斯密、马尔萨斯、马克思、熊彼特的思想,陈平用代谢增长的小波模型,挑战新古典经济学内生增长论的资本积累与知识积累模型,批评了从斯密到卢卡斯和科斯的空想资本主义理论。我们发展了理论生态学的框架,对非均衡价格机制、新劳动价值论、和新和谐社会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注】此报告为2012年6月国际熊彼特学会(ISS)双年会的特邀报告,专题对话的主题是亚洲崛起的原因何影响。

【文章下载】 Ping Chen, Metabolic growth theory2014 (this is the extended version for ISSProceedings)

 

主持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定量生物研究中心汤超教授

时间:2014年5月12日周一,下午1-2点

地点:北大老化学楼东配楼102会议室

报告人: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主题:《生物学思维对非平衡态物理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挑战:从普里戈金猜测到金融危机诊断》

提要:普里戈金区分封闭(保守)系统与开放(耗散)系统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来源于对生命演化条件的观察,但是引发对物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冲突。生命和社会系统都是典型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系统。但是经济学思维和生物学思维分道扬镳。新古典经济学借用的是哈密顿力学的优化框架。理论生态学发展的人口动力学等价于化学反应方程。什么样的物理理论可以发展生命和社会现象的大统一理论?我们先介绍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与I.Haken(协同学),P.Anderson(圣塔菲研究所),HE Stanley的不同方向,再介绍亚当-斯密佯谬与生态复杂系统中的稳定性与复杂性的佯谬。核心问题是物理学的哈密顿体系和平衡态统计力学能否用于生物学与经济学?我们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诊断证明普里戈金的远见。我们发现生态和经济统一理论的基函数是小波,不是谐振波或布朗运动。群体相互作用必须考虑概率分布的时间演化。薛定谔的大数原理可以推广到生灭过程,统一解释市场的金融危机和再生能力。

【注】本讲演为2014年6月6日在牛津大学经济新思维研究所的准备报告。

 

主办:CCER Club

时间:2014年5月14日周三,下午3-5点。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107

报告人: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题目:《从均衡经济学到复杂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系统检验和发展》。

提要: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都是均衡经济学,即牛顿力学封闭系统的分析论思维。生命和经济系统是开放的耗散系统。生命和社会演化的趋势是多样(非均衡)而非趋同(均衡)。我们引入非平衡态物理学和复杂科学的方法论,从生命-社会演化的世界观出发,具体分析亚当斯密,以及十二个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问题,包括 Friedman, Frisch, Fama, Granger, Lucas, Hicks, Markowicz, Scholes,Merton (Black-Scholes model), Coase, Arrow, Hayek and North。我们对每个问题的出路和研究方向作了探讨。欢迎北大的年青学子和我们一起合作开创经济学的新思维。

【注:感兴趣的同学可在北大陈平网页下载陈平2008年的综述文章:均衡幻象与经济复杂性 http://www.nsd.edu.cn/cn/article.asp?articleid=8737】

 

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吴国盛教授

时间:2014年5月16日周五,下午3-5点

地点:北京大学承泽园西所,科学与社会中心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题目:《经济学与金融学的数学表象:经验检验与哲学立场》

提要:

陈平和Herbert Simon 在2000年之始有个私下辩论:新古典经济学的问题主要是数学用的太多,还是用的太窄?陈平同意凯恩斯的猜测:古典经济学是欧氏几何,而现实经济是非欧几何。更确切地说,我们发现经济复杂系统的特征是非均衡、非线性、非稳态、不可积、不可逆和群体问题,本质是开放系统的多样演化;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均衡、线性、稳态、可积、可逆和单体问题(所谓代表者模型),本质是封闭系统的优化趋同。我们用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和金融危机的三个例子,系统说明演化生态学、非平衡物理学、和复杂科学的新方法可以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的老大难问题。不同数学表象的选择有三个标准:新古典经济学是 “看不见的手”的信仰,应用数学家是出于回归统计的数学简便,物理学家是基于解释经验观察的能力。对历史上金融危机性质和机制的检验,证明我们的研究路线更有前途。为此,可以系统改造微观、宏观、金融、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发展新的统一理论,可以称为“复杂演化经济学”。

【注】此报告为罗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研讨会《金融,数学与哲学》准备的讲演

 

【后两场讲座的有关文章下载】:

Ping Chen, Metabolic growth theory2014 (this is the extended version for ISSProceedings)

Ping Chen, Meso foundation 2010 (Columbia CCS Working Paper).

Yinan Tang and Ping Chen, Birth-death process and crisis warning 2014.

Tags:2014年5月陈平北大跨学科讲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