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到现在,宏观调控政策来的很快,去的也不慢,差不多是上半年压,下半年放。来去匆匆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消费这头牛太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唯一的办法是拿草料来吸引。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下, 投资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是必然的,不投资没什么好干的。投资的核心是居民住房,其他投资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以住房投资为终点,不盖房子没得干。
从1998年中提出扩大消费到现在已经8年了。在这期间,居民消费占支出法GDP的比例从1997年的46.5%下降到了2005年的38.2%,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还多,倒是政府消费的比例有所上升。
自1982年以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不过早先下降的速度比较慢。在1981年到1989年的8年中,居民消费的比例累计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个下降速度相对于过去8年的下降速度来说几乎可以忽略。居民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消费倾向肯定一直在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是更快了还是有所减慢并不很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显著下降了。在1998年到2005年的7年中,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合计上升了11.9个百分点。由于收入再分配以及财政赤字的变化等情况,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份额没有同幅度的下降,但还是有相当大幅度的下降。在消费倾向下降的过程中,要使消费占GDP比例不下降,必须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如果可支配收入占比不升反降,那么居民消费占比只能迅速下降了。
一个考虑是通过一些政策来改变居民的消费倾向。一个很有影响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公认的看法认为,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穷人的消费倾向相对更高一些。如果是这样,那么通过一些政策来缩小贫富差别就可以提高整体的居民消费倾向。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们多花一些篇幅来讨论。
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的关系很早就引起了经济学的注意,早期很有影响的看法认为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后来的研究发现,从长期的历史数据来看,并不存在整体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提高而下降的情况。事实上,美国的长期消费倾向甚至可以说在上升。中国的居民消费倾向在过去25年一直下降,但这可以用体制改革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期望寿命的很快延长这些变化来解释。与历史数据看来有矛盾的一个现象是一个给定国家横截面的数据显示富人的消费倾向比较低。横截面数据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将不同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得到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在一段时间,基于这两个现象形成了两派观点并争论不休。
这个“矛盾”后来被一个非常巧妙的模型解决了。根据这个模型,在动态过程中,家庭收入是有波动的,家庭通过储蓄的变化来平滑消费。所以,当一个家庭的收入高于正常收入时,它会较多储蓄,反之较少储蓄甚至动用过去的储蓄。在横截面数据中,正常收入比较高而短期收入比较低的家庭被划分到较低的收入组,相反的家庭被划分到较高的收入组,由此得到的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消费倾向较低的结果是一个假象。
很少一部分收入水平非常高的人的消费或因其他情况而有异常,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家庭的消费倾向与稳定的收入水平没有什么关系。就后一部分家庭来说,缩小贫富差别的政策对总的消费倾向的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其他一些政策如增加社会保险等,对于全社会总的消费倾向就更没有刺激效果了。所以,刺激消费这个话,说说当然可以,但万不能假定家庭的消费倾向是可以甚至很容易改变的。我们总可以希望大家都路不拾遗,但不能将希望变成假定,将钱包放在马路上。
从政策方面来说,能够显著增加居民消费的唯一途径是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主要的方式是减税。减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的手段,降低增值税这样的间接税也可以提高个人收入的比例。如果政策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而且速度足够快,结果就不一样了。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的增长率继续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目前没有任何变化的迹象。
居民消费的比例继续下降,投资和净出口之和占GDP的比例只能继续上升。对于政策选择来说,投资和外汇储备两件事情,按下葫芦浮起瓢,两个都按住就成通货紧缩了。如果通货紧缩真的能够提高消费比例倒也罢了,问题是通货紧缩的时间长一点,消费受的影响也很大,其增长率也会跟着下降,最后消费的比例还是很低。这就是说,管理总需求的政策也不能改变较长时期的消费比例。这么说吧,消费确实是一头倔牛,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唯一的办法是拿草料来吸引。
从2004年到现在,宏观调控政策来的很快,去的也不慢,差不多是上半年压,下半年放。来去匆匆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消费这头牛太倔,贸易顺差太大了,问题也很多,政策转一个圈只好又回来放投资。通货膨胀率太高和通货紧缩都不好,保持总需求平稳增长是必要的。在这个前提下,其实宏观政策没有多大的选择空间。
说到这里的意思是,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下,投资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是必然的,不投资没什么好干的。更进一步说,投资的核心是居民住房,其他投资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以住房投资为终点,不盖房子没得干。房价涨跌是一回事,盖房子是另一回事。而且给定其他情况,只有增加供给才能相对压低房价。如果政策的结果是过度抑制了住房投资,相应的调整很快就会发生,对于这一点用不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