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中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这一论述对我们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全球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形势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政府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扩大对内开放、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开放中探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开放促进改革与发展。
首先谈谈改革及与此相依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依托高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但是,过去30年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高投资、高出口拉动型的发展模式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压力。
如果说,过去35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相对规范的产品市场,那么,由于体制约束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要素市场以及社会治理方面的改革就显得相对落后。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挑战更为复杂的改革难题,也许是实现我国经济今后20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开放促改革的核心在于引进多元化的经济主体,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假设一个经济体由10个企业组成,该经济体要实现10%的技术进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个企业均有10%的技术进步,这种方式会需要社会不断投入,且瓶颈效应明显,随着经济体规模越来越大,其实现难度也越来越大;另一种是每个企业都没有技术进步,但资源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高效率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这同样可以实现整体10%的技术进步。
因此,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关键。
另一方面,过去,我们更加关注对外开放,对内开放的力度略显不够。过去30多年,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初生到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从制造业来看,民营经济在总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占比已经超过50%,而国有企业已经下降到10%左右。但是,在很多服务性行业中,国有企业的垄断性还非常高,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力度,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积极实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呢?
第一,对接世界贸易组织(WTO),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区域性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均有积极作用。现阶段,我们需要在进一步巩固原有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新一代区域性自由贸易组织。相对于以前WTO框架基本只限于经济自由化规则,现代自由贸易体系引进了法治建设、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政府行为约束等元素,这对于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筹建,并努力争取主导权。
第二,扩大对内开放,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各行各业。开放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均已表明,竞争是市场的灵魂,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政府需要从各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为民营资本进入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改革现有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试行纵向一体化,打通资源流动的渠道。M型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是过去几十年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之间出现了过度竞争,地方进入壁垒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缩小,应对风险的能力下降。下一步我们可以借鉴以前拆并机械工业部等做法,取消地方政府对某些行业的管控职能,实行市场的纵向一体化,使得企业可以直接面向全国市场,参与全国、全球竞争,打通资源在企业间、地区间流动的通道,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四,全面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总的思路就是要剥离社会负担,培育市场主体。国企改革总的思路应该是从现有的管资产、管企业向管资本过渡。国家成立若干个资本管理公司,代持国有企业股份,但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企业决策完全交由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也有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做好相关配套改革,服务以开放促改革大局。以开放促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本质上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要打通资源流动的渠道,使得资源可以在企业间、行业间、地区间自由流动,提高配置效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市场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好配套改革。
总体而言,加大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也许是一条能够以尽量低的成本实现改革目标、实现今后2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7月17日)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北大经院人
-
经院校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