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创新。当前,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通过提高改善供给质量和效率,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乃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从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效供给,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供需角度看,当前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需求变化了,供给的质量和体系却没有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比如,一些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国内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消费者出境购物、通过“海淘”代购生活必需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扩大有效供给,正是着眼于需求变化和国内外的供给水平差距,引导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更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从要素角度看,当前实现优质供给仍有很大空间。比如,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我国目前高级技术工人短缺,“工学一体”的生产一线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打造制造业强国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资本是要素的组成部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应通过合理引导资本的流向,提高配置效率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展要素和市场资源流向创新能力强、市场把握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部门和企业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需从三方面发力,扩大有效供给,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挥效力。
其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在历次产业技术革命中,科技创新都扮演了发达国家保持竞争优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转型升级的重要角色。我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先手棋”。当前,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已经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布局、资源配置、生产管理等产生深远的影响。适应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要围绕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技术能力,鼓励传统优势制造业企业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引进一流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新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嫁接,提高生产、管理、营销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在转型升级方面快人一步、领先一筹,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二,加强人才培养、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是关键。重点要围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优化选人用人制度,优化人才市场环境,注重培育和引进有创新精神、市场把握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人才支撑。一方面,改变制造业“重设备不重人”的不合理研发管理体制,让资金更多地向激励人才创新的方向倾斜,推动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人才与企业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另一方面,建议激活体制内的人才存量,通过构建平台激发体制内科研人才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积极性。
其三,健全融资体系,完善合作创新机制是支撑。产业技术创新是高风险活动,为鼓励技术创新必须建立高效的投融资支持机制,实现风险分担,降低全社会的创新风险和成本。可考虑加大鼓励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整合科研资金的管理,将中央财政的各类科技计划由多部门分散管理转变为统一平台管理,避免体制的分割造成研发链的断裂,鼓励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密切合作进行集成创新,将多部门、多渠道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的科研资源集中使用,改变科研资金分割化和碎片化的情况,完善公共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蔡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