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陈清泰:营造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

http://www.newdu.com 2018/6/26 经济参考报 □陈清泰 参加讨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而冒险决策的市场行为。因此创新需要的环境条件比一般投资更加苛刻。如果少数企业不创新是其自身的决策,如果多数企业不创新那就是发展环境的问题。

  构建适宜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最重要的是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实施有利于调动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积极性的政策,严格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适合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业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针对这些问题有了一系列的政策突破,为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习近平主席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说:“营造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这些话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国家支持创新的温度。

  种种情况表明,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衰退的同时,我们已经站到一个更高的起点,新的比较优势正在显现,并展现出良好前景。其中最主要的,一是生产要素结构升级,创新要素日益充裕,特别是教育程度提高、职业培训逐渐普及,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扩大,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创业已成气候,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开始显现;二是企业组织和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三是技术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大增强,创新的成功率提高;四是市场需求旺盛、需求层次提高,多样化市场格局逐渐形成。相应地,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双低优势”。其中,“智力密集程度”一般发展中国家做不到、“技能劳动密集程度”发达国家做不起的领域,是我国产业放手施展的广阔空间,是中国产业和企业挤入全球领先地位的亮点。这是分析国内外因素可以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它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对所有产业和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促进创新发展相关政策落实的步伐加快,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17年上升至2.12%,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与丰富的智力型人力资源结合,使我国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较快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6年提高到56.2%,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部分技术和产业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6年企业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占比超过77.5%,涌现出腾讯、科大讯飞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美国创投研究机构公布的全球“独角兽公司”名单,截至2018年2月全球独角兽俱乐部共有230家企业,其中113家位于美国,中国以62家紧跟其后。这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

  全球金融危机后,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革命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交通革命交融,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群体性突破。其中信息已经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信息生产率”成为各个部门生产率的“乘数型”生产力。它将改变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将改变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与此同时,资源成本优势的重要性减弱,产业的规模优势将被弱化,各个国家和企业的比较优势将此消彼长,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重新洗牌。

  一些先进国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并引起了高度关注,纷纷制定“工业互联网”“再工业化”“工业4.0”等应对战略。一些未来学家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第四工业革命。

  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能源是这一轮产业革命的普适性、标志性技术;3D打印、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是标志性装备;电动汽车是新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核心产品,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功能极为强大的移动智能平台,是对接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主要载体;是拉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绿色经济、绿色生活、未来出行的主要途径。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交通是支撑新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

  新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信息、万物互联,而万物的连接和信息发布、传递、收集、处理的成本几乎为零,这就带来固定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将极大地提高全社会生产力。

  我国经济转型恰恰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交集,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非常可喜的是经30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完全具备赢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如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我国不仅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多层次市场,而且有全球规模最大、上网人数最多的互联网,有全球最丰富的数据资源;新工业革命所涉及的电子信息、互联网、新能源、电动汽车、3D打印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已有较好的基础,有些已进入世界前沿;智力型人力资源数量充裕、“科技人口红利”开始显现;创新创业深入人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技术来源正从引进为主转向在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自立;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新型商业模式不断突破;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核心产业已经成长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作为全球第一的制造大国,我们受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任何工业化国家。影响是双向的,把握不好将再次被淘汰;把握得好完全有可能实现一次历史性超越,彻底改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当前,转变增长方式和产业升级就要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会,看准新工业革命的方向,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

Tags:陈清泰:营造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