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在即。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的历史方位上,“世界为什么需要‘一带一路’”这个问题仍备受关注,答案也越来越清晰,共识越来越多。
近期,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了“一带一路”相关区域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共涉及71个经济体的1964个城市,得到结论认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使全球贸易运输时间平均减少1.2%到2.5%,从而使贸易总成本降低1.1%至2.2%,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来说,运输时间减少幅度为1.7%至3.2%,贸易成本降低幅度为1.5%至2.8%。受益最明显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贸易成本降低可达10.2%。报告认为,单就2019年而言,“一带一路”合作使得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少提高了0.1个百分点。
该报告还指出,上述结果仅为基于道路连通情况所做的计算,如果考虑到贸易便利化、管理水平提高等其他因素,“一带一路”带来的效益会更加显著。
这份报告可以看做对“一带一路”带来贸易成效的一份评估,实际上只涉及“贸易畅通”和一部分“设施联通”,但已经颇为可观。报告揭示出一个当今世界变化趋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在使贸易成本不断降低,而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主要西方国家出现了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政策方向性剧变趋势,导致二战后曾长期作为国际贸易体制基础的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原则受到巨大冲击,其显著后果是贸易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国际贸易总量增长停滞甚至倒退,全球化浪潮出现“逆流”。
当今世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比过半并继续提高,经济发展态势“东升西降”。在此背景下,国际经济中的“上层建筑”如规则体系、金融渠道、组织架构等却仍在按照以北大西洋两岸为中心市场的模式运行,这就导致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市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经济联系不畅,并且往往必须“绕道”依赖发达国家的经济环节来相互沟通,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通常要借助美元和西方金融机构才能相互贸易。这就使得“高成本世界”成为某种常态。
“一带一路”合作把当今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区域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不断延伸的大市场,仅就“减少绕道”这一条,已经可以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成本降低。何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数属于所谓的“价值洼地”,即由于同国际市场对接不畅而产业估值普遍偏低的地区,一旦使之连入包括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之一的国际市场,必将释放区域性的低成本优势,在提高自身收益的情况下,带来国际市场整体成本降低。
世界历史上,经济运行成本较低往往与物价稳定、经济繁荣相联系,而经济运行成本较高则与通货膨胀、经济低靡相联系。在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在通过打造低成本经济带为世界未来提供新的选项。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