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上海始终把国家的整体需要放在首位,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辐射带动扎实有效。新形势下,我们要拿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勇气,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按照“四个新作为”的要求,砥砺前行
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把上海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后卫”推向了“前沿”。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着上海的改革开放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这进一步要求上海立足全局、突出重点,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新理念,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近年来,中央先后把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一个又一个国家战略任务放到上海,要求上海不搞只有局部意义的孤岛式改革创新,而要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改革开放试点的核心任务,大胆试大胆闯,做好深化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这是上海的使命,也是上海的责任。
自贸试验区探新路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上海研究思考自贸区建设肇始于2012年,开始只是思考在提供投资贸易便利上、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方面走出一条新路。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外高桥保税区,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试点先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随后,上海方面开始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用两个月的时间制定出《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当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明确了这是一项国家战略。由此,一场对外培育面向全球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对内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的改革攻坚战打响。
按照中央提出的不种“盆景”种“苗圃”要求,上海积极为全国改革创新探索新路。经过近4年的实践,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初步形成,并在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上获得了许多新经验;多项制度创新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也从最初的1个发展至11个,遍布全国。
改革注重打好“组合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有人说,这330多项举措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在这方面,上海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路者、实践者。
2014年,作为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上海试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2015年,司法体制改革、群团组织改革、省级公安改革试点在上海启动;2016年,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实施鼓励创新创业的普惠税制等10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在上海启动。改革试点任务一个接着一个,个个指向深层次的利益调整,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把这些任务交给上海,既考验上海的担当,又考验上海的智慧。
为了避免单兵突进式改革难以有效解决深层问题、主要矛盾的情况,上海坚持系统思想,把每项改革任务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兼顾好其他领域的任务,注重打好“组合拳”,最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同向发力,并获取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具体包括:以审判权为重点、以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以完善组织设置为目的的群团组织干部专职挂职兼职并举、专职干部遴选制、基层队伍多元化机制;学校办学管办评分离体制,以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等。
此外,上海还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开展国资国企改革,直面经营者激励问题,在绩效考核上展开探索。在先行先试的进程中,上海自身也从改革协同配套、系统集成中尝到改革促发展的红利,权力寻租空间得到压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市场焕发更大活力。
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在这个新的平台上长袖善舞,上海有条件也有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具体来看,上海应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背靠长江经济带,从激活主体、搭好平台、强化支撑三个方面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品牌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与长江经济带相关区域共建共享自贸试验区红利,通过制度安排和改革创新,为区域内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和跨境并购提供便利与支持;加强与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合作,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大力对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积极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口岸的信息互换和服务共享。
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上海得以“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上海也在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更关键的是提升了上海对全国的贡献、服务、辐射和带动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事实上,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上海始终把国家的整体需要放在首位,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辐射带动扎实有效。新形势下,我们要拿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勇气,敢于啃骨头,敢于涉险滩,按照“四个新作为”的要求,砥砺前行,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