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总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近年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我国宏观经济正在经历从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到充分就业作为首要目标的转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这里,就业和民生是目的,增长是手段。同时,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今年就业压力加大,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进一步突出了重视就业的导向。
就业弹性系数不断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赶超的发展目标指引下,经济增长一直是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同方向变动的。然而,增长与就业毕竟有着不同的内涵:增长是产出,是结果,是因变量;就业是劳动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自变量。增长一般代表财富的增加,就业则表示劳动人口参与财富创造过程并获得收入的机会。由此可见,就业是与人联系更加紧密的变量。
进一步来看,在不同的相关条件下,增长拉动就业的数量是不同的,即就业弹性系数是不一样的。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就业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长与就业之间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也经历了具体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增长较快的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应的就业弹性系数比较高。随后,制造业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吸纳就业的能力则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之后,随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上升和经济发展方式持续转变,格局又一次出现变化。尽管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连续下行,降幅达到3.5个百分点,但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就业弹性系数得到提高。由此,我国并未出现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关注就业、保障就业,是政府“最要紧的责任”,也是宏观经济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
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局限
长期以来,充分就业之所以没有成为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有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也与人们在分析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时有关就业的指标较少被涉及等因素存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面就有城乡二元结构和现行统计制度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反映失业状况的指标,仍然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一方面,分子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专指有城镇户籍、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另一方面,分母中的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显然,这个指标的局限性是存在的。
为此,我们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决定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调查失业率。但总的来看,不少官方统计仍然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有统计部门给出的理由是,测算的调查失业率比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令人觉得困惑,所以不用。这个“不用”的理由其实并不充分,因为事实上出现调查失业率低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情况是完全可能的。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某地调查失业率低于城镇登记失业率,那问题一定出在结构性失业上,即劳动和人力资本市场有就业岗位,但招聘不到从业者。在一些高端就业市场上,这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形。其中,可能有信息对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供给端的问题,即由教育、培训等因素导致的人才结构问题。
既然所谓的困惑是有解的,那么建议还是要尽快推行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统计,并同时发布我国的自然失业率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如每周登记失业人数和新增就业人数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将充分就业置于宏观经济目标的首位,并以是否充分就业作为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
“双创”推动实现充分就业
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特别是智能化技术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使一些现有就业人口失业或转岗。面对上述变化,实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新增就业来自于哪里呢?答案是比较清楚的,主要来自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根据目前的人均GDP、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我国经济仍然有很大的增长和发展空间。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形成新动力,即供给侧动力。它也有所谓的“三驾马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而通常认为,“双创”将有助于形成新动力,进而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中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
创业的本质是试错。今天,创业更多体现为内在创新,即主要与新技术有关的创新。试错包括并行的两部分,即创业者试错和需求试错。两者皆为“对”,才算创业初步成功。而且,结果为“对”的创业总有可能孕育出新技术,进而产生新产品、新服务甚至新产业。所有这些试错为“对”的创业创新活动,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发挥无可替代的贡献。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新增就业的主要源泉。
此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自谋职业的就业形式近年来发展得比较快。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帮助他们解除养老、医疗、住房的后顾之忧,值得关注并需要抓紧出台新的改革举措。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