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这份榜单也被视为患者的“就诊指南”。和往年相比,入围榜单的,依旧是一些老面孔。据介绍,作为第三方评审机构,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不会直接参与,而是发给专家评议问卷,问卷包括临床能力、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学科建设能力三项内容。(11月14日《现代快报》)
从2010年开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每年都会推出上一年度的全国医院排名,至今已经连续发布了7个年度的榜单。其原则是“让最了解医院情况的同行专家来评选本专科的最佳医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让那些专家学者来打分。我不由得想问:专家学者眼中的“最佳医院”,真像组织者宣称的那样,“上榜医疗机构与老百姓心中的好医院、好专科高度一致”吗?
“最佳医院”评选组织者是否真正独立,排名是否客观公正,值得存疑。近年来,一些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乃至网站等组织,纷纷推出不少形式的医院排行榜,为全国数以千计的大医院排名,你也“最佳”我也“最好”,排行榜满天飞,让人如同雾里看花不说,还沦为误导患者的“利益榜”。此番,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是否和医院也有利益输送,仍是商业化、功利化的符号呢?
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的评选,以临床能力、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学科建设能力为评审内容,还需要患者说话。医院的好坏,可由专家学者来评判上述三方面的能力。但是,评选“最佳医院”不单是评上述能力,还要重视医疗质量、医疗态度、医疗价格、医疗环境、医患关系等。只看重上述能力所评选的“最佳医院”,便不会全面、客观、公正,也就会丧失公信力,不能发挥多大效能。
此外,评选“最佳医院”的同行专家们,除了为别人利益奔走效劳之外,恐怕也会存在“互抬轿子”的嫌疑,你给我所在医院打高分,我给你所在医院打高分,互相做托,共创“双赢”。前几届评选时,就有一位专家表示:“复旦版的中国医院排行榜评选方法仍显简单,人为因素较多,量化指标较少,专家意见占的权重太大,对评选的客观性有一定损害。”
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要想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让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真正承当起科学导医、正确导向的责任,就要科学全面设置评审标准,将医患关系、收费标准等等也纳入进去,多角度综合评价,同时兼顾患者的看法,医疗质量、医患关系到底如何,患者最有发言权。剥脱了患者话语权,进行“单打一”的评审,评出来的“最佳医院”只能孤芳自赏。对于医院而言,各类排行榜都是浮云,医院声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