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一个广告“致25岁还一无是处的你”在微博上广泛传播。这个广告是由中国台湾104基金会做的实验,他们把几份隐去名字的简历递给台湾企业界的中高层管理人,了解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和态度。结果管理人认为这几份简历不优秀,不会采用。但揭下姓名条,他们发现第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是大导演李安,第二个学历低的是面包大师吴宝春,第三个简历普通无特色的是管理人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看到姓名后,这些管理人都表示自己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去看待这份简历。广告呼吁大家放下偏见,也鼓励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
关于这个广告,很多人评论道,“不符合现实”“认为那些简历不出彩的人都是会成功的,明显误导人”“这种毒鸡汤要少喝”……的确这个广告并不完美。但我们却可以借此反思: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有没有仅凭一点小事就轻易给别人贴标签呢?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但社会上的人和事纷繁复杂,一时很难轻易认识清楚。那怎么办呢?很多人选择了贴标签归类。所以,“矮矬穷”就生活穷迫面貌不佳;“高富帅”就是多金帅气;你说央企不容易,会被冠以“五毛党”;你为美国电影说好话,会被称为“美分”。还有人一开始就揣着恶意。王宝强离婚事件中,有人用“乡野草夫”评判王宝强,并认为:王宝强就该去娶村口的“小芳”,而不是漂亮的城市女孩。还有甚者只论立场不问是非,在网络上为自己的偶像掀起骂战……如此种种不思考不分析,看问题单一片面,不仅扭曲社会认知无视事实真相,更会让社会群体产生对立,破坏说理的公共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不仅带着偏见看别人,也带着偏见看自己:我又不是名校毕业、又没雄厚背景,怎么会有好工作?我想去北京工作,但自己不是北京人,又买不起房,还是考个老家的公务员吧;女生,就该听父母的话找个好人嫁了,在家相夫教子多好……很多人明明有想法有追求,但还未实践就要放弃,还未开始,就否定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也是一种偏见。诚然,社会机会不平等,生活总会让我们遭遇各种残酷,但这并不是只针对你。它针对更多的是,有野心却能力不足的你;有机会却没有准备的你;有追求却畏惧挑战的你。更可怕的是,我们意识不到对自己的偏见,还怪罪于生活的残酷。
因为种种因素,对于新闻事件,我们认识不同很正常,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别人。对自己少一些偏见,可能自身发展的潜力会更大一些。看待事情多一点善意、包容和思考,理性会更近一点,对立会更少一些。不仅如此,纠正偏见还需要对别人意见的倾听,更需要说理的能力和理性公共空间。就如柴静所说:偏见往往来自无知,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从而去赢得多数人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