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力量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军事行动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清真寺发生了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305人死亡。埃及官方表示,此次袭击是美国“9.11”事件以来,全球范围内一起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国际社会从未间断地对恐怖主义进行谴责和打击,然而,恐怖袭击事件依然频繁发生,尤其在持续动荡的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缘何难以根除?为何会出现“越反越恐”的悖论?如何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恐怖主义”本身存在巨大争议
“恐怖主义”是当下国际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不同人群在不同领域关注着恐怖主义。众所周知,全球各国对于恐怖主义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人们虽然在恐怖主义界定的问题上存有分歧,未能形成被一致接受的概念,但对也形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具有政治性、对平民造成伤害、使用暴力等。事实上,争议主要存在于对恐怖主义的具体认定问题上。比如,联合国和美国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虽有很多共通之处,但在确定哪个人或者哪个组织是恐怖主义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分歧。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说法是在一些人看来的恐怖分子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自由战士。
通常意义上讲,恐怖主义的主观认定过程会受到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认定某一组织为恐怖组织的问题存在争议。比如,叙利亚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一贯反对恐怖主义,但恐怖主义一回事,一个国家为了摆脱敌国占领是另一回事。我们反对恐怖主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支持因反对占领而进行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此前召开伊斯兰国家峰会上,各国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表示要将反对占领、反抗压迫的行动与非法和暴力的恐怖袭击做出区别。然而,西方社会对此问题就有不同理解,他们同样主张对自由战士和恐怖分子做出区分,但认为不是目的合法就表明行为合法,自由战士绝不能使用暴力伤害平民。因此,目的还是手段决定行为的合法性使人们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出现分歧。
事实上,不同国家对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理解就存在很大分歧。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将哈马斯定性为恐怖组织,但很多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国家将其视为抵抗组织。据卡特尔半岛电视台消息,沙特近日在其组织反恐联盟峰会上使用了2001年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军事占领大起义的视频,惹来很多巴勒斯坦人的不满。他们就在推特上明确表示将抵抗运动等同于恐怖主义无异于认为以色列强占巴勒斯坦领土是合法的,对此应该予以坚决抵制。正是现实中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存在分歧,使得国际社会不能在打击恐怖主义上形成合力,才会出现“越反越恐”的不利局面。
恐怖袭击背后的族群和教派矛盾
当然,认知分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宗教内部存在严重的教派矛盾。在很多情况中,教派矛盾成为诸多恐怖发生的直接诱因。比如,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宗教极端组织,将什叶派和同属逊尼派的其他分支视为异端,要对其实施肉体上的消灭。此次发生在埃及北西奈省的苏菲派清真寺的恐怖袭击背后很可能是教派矛盾作祟。袭击发生时,大量穆斯林正在清真寺内做礼拜。恐怖分子首先在清真寺外引爆了爆炸装置,随后向清真寺逃出的信众和赶来的救护车扫射。
苏菲派是伊斯兰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它赋予了伊斯兰教神秘奥义,最大特点是以神秘主义哲学阐述教义和修功,主张苦行禁欲、虔诚信仰、安贫乐道,与世隔绝。西方学界称其为“大众的伊斯兰”。苏菲派在自身发展进程中融合了很多古希腊、波斯的各种哲学和宗教思想,其中新柏拉图主义和印度瑜伽派的修行理论对其形成影响很大。这在很多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是不可接受的“异端”。袭击发生后,并没有任何组织对袭击事件负责。外界普遍将矛头指向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原因是埃及西奈半岛一直活跃着“伊斯兰国”西奈分支。
从袭击动机上分析,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最有可能是幕后的策划者。有埃及学者分析,这很可能是对北西奈省苏菲派的袭击,袭击可以被看作是“伊斯兰国”针对当地部落与埃及政府合作实施的报复行动。在2013年埃及国内发生军事政变后,西奈半岛地区局势一直十分动荡。不同的武装势力纷纷崛起并对埃及安全部队实施侵扰和袭击,此前的袭击对象主要是士兵和警察。2014年发生的一起造成33名士兵死亡自杀性袭击发生后,埃及总统塞西宣布西奈半岛进入到紧急状态。他此前就将西奈半岛描述为恐怖主义和恐怖分子的滋生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埃及国内反恐形势的严峻性。
武力打击无法解决内部问题
埃及塞西政府针对此次恐怖袭击的回击方式是对西奈省山区藏匿的恐怖分子实施了空中打击,安全部队在地面展开了追击。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以暴制暴”的反恐手段只会使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中东地区恐怖主义泛滥的深层次动因是社会矛盾激化。各国政府无力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难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无法实现族群之间的和平相处,出现了诸多社会不公现象,激化了社会矛盾。民众对政府感到失望,因自身价值无法实现而产生挫败感,成为极端组织的吸引和招募的对象。现实中,很多国家政府只关注眼前利益,不顾及应对出现的社会矛盾,反而借助散播极端理念转移国内矛盾,使社会矛盾变得更加突出。目前看来,应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在中东地区推进温和变革,祛除极端理念,倡导宗教包容,实现不同教派间和平共处。
另外,西方势力应该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外部干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应该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更不应该进行武力介入。
事实已经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东国家实施的民主改造是失败的,它并没有给中东带来和平和安宁,反而使地区局势陷入持续动荡和不安中。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不适合中东的政治土壤,中东地区的问题需要中东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外部力量实施的武力干涉只会使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不堪。(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以色列海法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