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家到基层调研,不少老人坐在街边“晒阳阳”的场景,让他感觉十分温馨。然而,除了晒太阳,老人们缺少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又令人忧心。
客观地说,近年来,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行动持续推进,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为改善。但当送到田间地头的文化种子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宽广,如何使每一粒种子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土壤?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款主打菜受到八方来客的交口称赞,背后必定凝结着厨师的心血,文化惠民更是如此。不问民声的单向文化供给,势必难以赢得广泛认可。根据民意不断调整的文化惠民工程,才可能既叫好又叫座。今年全国两会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一位地方剧传承人介绍了节目深受不同年龄段观众欢迎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他们喜欢什么、想看什么,就提供什么”。事实上,从传播文艺作品,到修建公共文体设施,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善于将他们的宝贵意见转化为服务改善的动力,文化才对受众具有“黏性”。
经济学上有一个“潜在需求”的概念,指的是消费者虽有消费的欲望,但因为没有合适的产品,或者现实购买力不足,只能待机购买。换言之,如果产品和服务供给品质足够高,需求就有可能得到充分释放。去年10月,50多万人口的山西平遥县举办了一次国际电影展,短短8天,观看人次达到18万,上座率近93%。影展创办人感慨,“一部电影承载的东西有限,但是电影让我看到了文化力量的无限”。蕴藏在群众中间的文化消费需求其实是非常巨大的,找到地方的文化特色,以优质项目为杠杆,撬动文化资源中沉睡的影响力、感染力,实现的将是文化润泽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化供给,离人民越近,其生命力就越旺盛。不只是缩短物理空间上的供给距离,消除文化表现形式和公众理解、认知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势差,同样不可或缺。有人发现,因为《国家宝藏》的开播,各地博物馆成为不少游客热捧的“打卡目的地”;而《艺术很难吗?》《雪枫音乐会》等普及知识类网络视听节目的兴起,则让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文化艺术,变得亲近可及。从生活中提炼、萃取而来的文明点滴,经过“转译”又回归到大众生活中去。由此形成的互动,或许正是新时代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表征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文艺工作者:“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切准人民的文化生活脉搏,多提供一些接地气、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选择,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相信必将会有更多“晒阳阳”的人,体会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