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也要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生产,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5月9日《北京晚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首次提出对添加糖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据了解,“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双糖或糖醇等。我国的食物营养标签法规虽然没有强制要求标注其中的外加糖分,但有专家提示,只要看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就能判断。碳水化合物来源只有糖和淀粉,饮料里的水不可能有淀粉,那就是糖了,碳水化合物越高,含糖就越高。据饮料加工企业工作人员透露,市场上一般含糖饮料含糖量为8%至11%,有些含糖量甚至超过13%。这就意味着,喝一瓶500毫升的含糖量10%的饮料,糖的摄入量就达到了50克。再加上从日常烹调饮食中摄入的糖,很容易超标。
前些年,有科研团队曾在上海、广州、济南、哈尔滨、北京、西安和南宁7城市对近万名6至17岁青少年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均日饮用饮料量为715毫升。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人均日饮用饮料量分别为1151毫升和1229毫升。按照这一数字推算,被调查的中学生每天仅通过饮料摄入的糖就远远超标了。
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6-12岁版)》再次强调,儿童长期选择高糖零食的危害严重,要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尽管学校、家长也深知孩子远离高糖饮料、零食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真正要让孩子做到“减糖”还有不少问题和挑战。
现实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学校周边的超市不是一家两家。有的超市距学校最远距离不到300米。超市的货架上各种饮料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可以说是孩子课间、放学后能够以最近距离购买到丰富零食的比较大的社区便利店。有一家超市,几十种饮料中只有两款产品属于无糖类型;另一家大型超市里的饮料品种多达百种,可直接标注无糖的饮料也就两三款。不少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到店里购买饮料、奶茶、巧克力等食品。有专家表示,儿童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往往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之一。而每天增加饮用一份含糖饮料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1.6倍。对于专家论及的含糖饮料的这些健康威胁,孩子们几乎毫无所知,无所顾忌。
尽管国家多个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倡导“减糖”,但是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对于“甜蜜的诱惑”很难做到自控。对此,许多家长也显得很无奈,现在的孩子手头都有点零花钱,无法控制他们在外买饮料等零食。有的家长甚至也会被企业宣传所误导,知道饮料不好,平常总是让孩子多喝牛奶。然而,后来发现,她的孩子喝的根本不是牛奶,而是乳饮料。在一家大型饮料企业的某电商平台自营店里,某经典儿童饮品“AD钙奶”的配料表显示主要成分是水、白砂糖,不过是一款乳饮料。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拒绝“甜蜜的诱惑”,事关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孩子未来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需要青少年时代就打好底子,降低儿童含糖饮料的消费。
拒绝“甜蜜的诱惑”,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有关方面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从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高度,从生命早期开始预防控制含糖食品,特别是含糖饮料的消费。要建立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的防控网络,学校除开展正常健康教育外,要坚持做到不卖含糖饮料,教育孩子少喝、不喝含糖饮料。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减少含糖饮料的购买和饮用。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推出了无糖饮料,但是作为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应将公众的健康放在首位,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