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藏羌塘无人区时失联了50天的90后徒步爱好者冯某,于5月5日被找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森林公安局对冯某和两名队友分别罚款5000元。由此,关于“驴友遇险,谁该为救援买单”、“救援是否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等问题再次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5月7日凌晨,与冯某同行的队友李某森在其个人微博上发消息称,“林业局处罚了:5000元。15天内交齐!”当地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三名当事人已接受处罚,并分别缴纳了罚款。(中国之声 5月10日报)
徒步冒险,擅闯自然保护区,冯某和他的另外两位小伙伴在失联50多天后终于被找到。所幸的是三人并有生命危险,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对于他们的这种“任性旅游”仅仅交了罚款还不行,有必要让他们三人承担一定的救援费用,以儆效尤。《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就是说,当你遭遇危险后,政府相关机构也好,旅游经营者也好有责任为你化解风险,但同时你要承担费用,因为你的“意外”属于“自找苦吃”,属于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仨不是已经交了罚款吗?咋还要承担救援费用?这里需要厘清的是,罚款和救援费是两码事。罚款是对他们违法之举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处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依据保护方式的不同,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由于冯某等人未经批准踏入的是核心区,所以对其处以最高额度的罚款。
眼下随着人们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渐成时尚,有些年轻人对“冒险旅”游似乎情有独钟,专门挑拣一些人烟罕至的地方去旅游,美其名曰为“考验生存能力”,殊不知在这种浑然忘我中各种危险如影随形。有的迷失了方向,从此“找不着北”,经受着饥饿困苦;有的则面临着被野兽猛烈攻击的危险。一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国家是禁止旅游的,尤其一些自然保护区,“禁止入内”早已经昭告于人,你无视这些规定,拿着法律当儿戏,当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让“有偿救援”成为遏制任性旅游的杀手锏。积极推行“有偿救援”,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来可以减少任性旅游,冒险旅游者,让人们在旅游中懂得守规矩,敬畏法律;二来可以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更多的人为破坏,让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三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救援成本,让社会财富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性旅游,冒险旅游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有偿救援”代价不菲,请驴友们三思而后行,别再干些无谓的傻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