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原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宣布20家市属三甲医院急诊科将迎新规:急诊分级,这意味着急诊规则发生改变,患者就诊顺序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按轻重缓急。按照计划,这一新规定本月启动。
记者体验北京5家市属大医院急诊分级,都增加分级步骤,有的甚至打印出分级单,最细的分五级。(5月14日《新京报》)。
人食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就要去医院诊治,如果是一般伤风感冒等小病还好说,按顺序排队挂号检查诊治。假如是大病或者是危重患者,虽然挂的是急诊,排队等候依然需要很长时间。患者和家人必然是心焦气躁,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人们期盼医院能对急诊患者实行分级,打造危重病人就诊的绿色通道。相信绝大多数患者对此亦能理解,毕竟救人如救火,分分秒秒就关乎人的生死。
本月起,北京市宣布20家市属三甲医院急诊科将迎新规:急诊分级,这意味着急诊规则发生改变,患者就诊顺序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按轻重缓急。这显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抓到了点在上。当然,实行急诊分级,并不是由患者或家人说了算,否则,人人都可能是危重患者,急需优先诊疗。而是新增分诊护士就诊前先“把脉”分级,然后按等级安排就诊。据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主任丁宁介绍,急诊新规实施后,给护士增加了岗位,安排高年资护士负责分诊。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医院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准备了两个多月。而儿童医院更是做到细化,把患者细分为5级,,医院现场也张贴了分级通知和就诊流程图。根据其规定,1级、2级患儿进入红区(抢救室)抢救或监护,3级患儿到黄区诊室,先于4级非急症患儿优先诊治,4级患儿在绿区诊室按照顺序排队候诊。
虽然相关医院都把工作做在前头,做了精心准备。但是,由于患者历来看病都是按照先后顺序排队,因而有人对分级就诊不理解甚至抵触。一些医院在内部进行宣传,并印发和摆放《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告知书》的易拉宝,告知患者医院将优先处理较重病人,“如有突发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现场也张贴了分级通知和就诊流程图。以争取广大患者和家人知道医院之所以实行就诊分级,是治病救人,生命至上的准则,而且是客观公平的。从而赢得其理解和支持。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么做会不会引发人情关系,熟人优先等不正之风。但从记者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一担心纯属多余。据记者现场体验,按照新规,1、2级患者会被立即接诊进行救治或监护。但实际探访过程中,很少见到被医护人员紧急“关照”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挂号、分级后前往候诊区等待。一切都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情况下进行。让患者就诊秩序化,快速化。也正如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吕一平所说:“急诊分级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对于实行这一方式的初衷,她介绍道,大医院急诊量逐年增长。急诊科“人满为患”“急诊不急”的问题十分突出,以往“不分病情、先来后到”的诊疗次序,有可能耽误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病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优先救治。因此说,每个人都会成为急诊分级的受益者。
由此可见,急诊分级好处多多,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广,而且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