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巩胜利:对每天4.6万亿美元流量的中国策?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巩胜利 参加讨论

    【核心提要】:举世瞩目的G20国家财政、央行行长会议已落幕而去。美元做出任何实质性决策,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呼声,也没有就这24国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做出任何理解性指导性策略建议,美联储将马不停蹄的以每月100亿美元的直到10月份全部退出QE3决定、收回850亿美元的宽松货币部分,但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出现危机前兆,由于资本外逃,土耳其、阿根廷、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货币日前出现大跌。新兴市场的新一轮动荡起因何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是否是罪魁祸首?这一话题在G20国激辩后,发达国家没有任何新的对策与方略,而新兴经济体24国包括中国在内货币也全线贬值,接下来是中国的货币动向、新兴经济体24国货币贬值会引爆新一轮经济危机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措施QE3退出所谓。这一措施引发全球资本从新兴市场经济体24国回流美国,造成资本外逃、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暴跌、本币贬值。不过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退出QE可能造成的影响被过分渲染,很多新兴经济体出现的市场经济体动荡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美联储,而是根植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内部的货币政策失当所致,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其不当的国内政策。有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是基于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退去、现在重新上路这一不同时期的不同货币策略,根本不会对新兴经济造成任何根源的严峻影响,若真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救助金融海啸的问题,那么岂不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是“用美元的脚来走自己的路?”这显然是一个金融、货币原理的悖论。
    2月28日,美联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而面对刚刚接受的G20国家财政、央行行长会议,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美国QE策略退出不变,对不同新兴经济体国家受到的影响不尽相同。她说,投资者非常精明,他们将根据经济基本面、政府实力、政策决策来决定资金流向。有些国家几乎没有出现资本外流,而有些国家则依然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2月最后一天的人民币就是这样,也就是28日,中国人民币在几经波折脉冲式的下跌走势后,盘中快速突破6.16、6.17、6.18等关口,盘中最低触及6.1808的逾10个月新低,收盘报6.1451。短期内美元空头不敢轻举妄动,而美元多头则因目前价位已经拉升,也缺乏空间,整体上市场令人民币会更加谨慎、更加难以把握……人民币对一揽子约15种国际货币汇率遭遇罕见暴跌,盘中一度暴跌超过500点,最低触及6.1808创逾10个月新低。最终,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大幅下跌166点,为逾7个月来低位3月份的人民币汇率具有导向性的标志意义,会继续走低,要么笔直往下,要么震荡向下。但到3月末,人民币依然继续向下,那就要战略考虑、措施人民币未来的趋势了:是否进入全部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贬值通道?
    还是28日这天,耶伦也在发言中重申:“美联储会继续减少资产采购项目规模,并且在2014年秋季的某个时间完全停止购买债券”。她说,这个采购项目并没有预设的路径,如果经济前景有“显著的改变”,联储也会重新考虑这个规划。但是耶伦强调,首先联储需要对目前偏弱势的数据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某种基础层面的放缓趋势有“确定的把握”。这就告诉全世界,美联储减少美元投放,对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原本都一直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国家经济体、中国和俄罗斯等经济较大经济体不会造成很大冲击,而巴西、印尼和南非、土耳其等依赖外国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则更易则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海外媒称,人民币“导演”了这轮贬值的动作、看起来也只能看做是危险的玩火游戏。导演,就是人为的操纵。而2013年“6·20”“10·20”等,人民银行收紧了对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导致短期利率出现急剧上升,酿成了人民币历史上的“钱荒”,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不安蔓延到全球。此举被视为对资金管理不善的中国国内银行的警告(中国的银行高管),而后却发出了保护市场稳定声明。
    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缺乏与市场对话的意识,不善于阐明真实意图,习惯于计划经济的“铁笼”方式,其做法本身将成为市场混乱的因素,这种担忧长期存在。以此次人民币贬值操作为例,人民银行抛售人民币的操作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海外资金流出等风险。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每日对一揽子约15种国际货币波动幅度进行限制,现在允许对美元汇率在每日公布的中间价的基础上上下各浮动2-5‰。作为中国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已经明确表示将扩大波动幅度,并计划于年内实施。
    不过,在人民币单向升值预强烈的情况下,随着限制的放宽,人民币升值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能看出人民银行的意图是打击押注人民币升值而从海外汇入资金的投机者的如意算盘,同时抓住行情稳定时机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在中国一部分互联网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被视为满足美国等国际社会要求,一直容忍人民币升值,因此他被视为眼中钉,批评声音尤其强烈。中国出口1月与上年同月相比增长10%,保持2位数增长,但伪装为出口而从海外汇入投机资金的“虚增出口”嫌疑仍然存在。实际上,出口企业正受到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成本增加无法逾越的困扰。不少观点认为,此次人民银行动作的意图是,显示人民币行情也有可能走向下行方向,以缓解出口企业对金融改革的不满。
    为了更好应对QE退出,新兴经济体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减少政府补贴,提高自身经济的竞争力,这是这些国家唯一可做的事。从2013年5月,美联储释放退出信号到去年12月正式宣布正式开始退出策略实施,这几个月对很多国家来说益处颇多,大有空间可以调整布局,且提供了整顿本国货币、财政政策以更好应对美国退出QE带来影响的时间空间。
    但印度从2013年5月市场就遭遇了重大冲击,与当时卢比至今已经大幅贬值超过30%的情况不同,印度现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进行了财政整顿,并采取了诸多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所有印度进入2014年至今反而稳定没有出现恶化的新因素。
    针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影响,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不是坏事,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流入压力。但他认为,中国仍需防范间接风险,尤其是QE过快退出给周边国家和中国贸易伙伴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都会作用到中国层面,要改变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外资、出口创汇”的30多年惯性,从而真正能对中国产业升级、以及中国唯一“三驾马车”中靠投资、货币拉动的负面冲击。而到2月末,这轮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货币政策、产业结构、统计数据、还是深不可测隐藏在根底的中国问题(一如全球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人民币贬值会延绵多长时间?2014年10月前,中国及全球新兴经济体国家会有什么动作?
    与美欧同样的是,在金融海啸严峻的这5年,在美国实施QE、QE2、QE3三轮策略中,中国货币投放都超过了美元、欧元、日元的大量货币。
    到2014年1月1日,中国广义货币(M2)已超过110万亿元(见2014年1月15日CCTV《新闻联播》《到2013年末人民币突破110.65万亿元》报道),而2002年初中国这一货币整体数据只有16万亿人民币。12年过去,中国货币增长超过翻了五倍多,中国货币总量与GDP之比超过200%。而且中国货币的这一数据已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强。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第一货币供应大国。但中国经济的质量与G20国家之比是最低级的,以2012年数据为例:美国GDP总量为15.68万亿美元,中国GDP为8.26万亿美元,欧盟GDP为19万亿美元(美国、中国数据来自IMF2013年4月版《世界发展展望》)。中国货币核超发,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总量还多出20多万亿美元 (见新华社2013年2月4日《去年(指2012年)广义货币余额97万亿 货币存量冲冠存隐忧》一文,作者王宇),而到2014年1月1日,中国货币余额又超过了110万亿人民币,为全球各国之最。
    到2014年3月,人民币面临的货币政策是:(A)2月下旬到2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就大跌,盘中最多下跌0.9%,逾500基点,创下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人民币是持续暴跌、还是止跌后回升,中国央行必须有所作为。(B)美联储继续QE退出,10月到达顶峰,按3月始的人民币汇率暴跌,那就无法应对剩下8个月的继续抽回美元。(C)人民币要不要继续新兴经济体24国的砥柱中流?按照2014年1、2月份的情况,新兴经济体国家就需要美元货币的支持,中国出手不出手?(D)这轮人民币贬值是周期性、还是间隙性?间隙性则不难对付,若是周期性、如中国1月份GDP公报一样不报,那么人民币的问题就大了……是面对人民币危机?怎样下货币之注?
    面对每一天4.6万亿美元流量(此数见2013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下BIS《2013年货币交易报告》)的QE退出?二天美元在全球的流量之和,就超过中国一年GDP八万亿美元……人民币在2014年,850亿美元退出QE之际,该何去何从、怎样实施货币策略?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长效机制,人民币走向全球的综合评价:只走了不到10%的概率,与人民币是全球第8大货币、占全球货币市场交易支付2%的国际地位基本相当。

Tags:巩胜利,对每天4.6万亿美元流量的中国策?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