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王一鸣:我国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王一鸣 参加讨论

    在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者地位发生变化,更不表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近年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内生条件的变化,中国经济由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7%—8%中高速增长阶段。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经历了一个时期高速增长后,都会有一个经济减速或调整过程。中国经济的这一变化符合发展规律。
    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并不表明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者地位发生变化。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均为7.7%,与以往两位数高速增长比较,速度明显降低。但从世界范围看,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仅大幅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也明显高于印度4.7%、俄罗斯1.6%、巴西2.4%和南非1.9%的增速,比亚洲增速较快的印度尼西亚5.7%和菲律宾6.9%的水平也要高。
    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新的动力将加快孕育和增强,增长动力结构将发生变化。从需求看,随着外部需求扩张放慢和国内投资增长放缓,投资和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但国内消费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强。从供给看,随着制造业因产能过剩增速放缓,促使资源和要素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对增长的支撑作用将逐步增强。从要素投入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人口抚养比提高和储蓄率趋于下降,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贡献将提升。
    二、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展望未来,中国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逐步提升,经济增长区域回旋余地较大,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今后一个时期,尽管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随着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高于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加之服务消费和信息消费等新兴增长点和新型消费业态不断形成,为拓展消费需求创造了条件。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将把有能力、有意愿并常年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家属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将使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城镇化形成新的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网建设需求,投资空间也将进一步增大。这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将增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逐步显现,但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服务需求扩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不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提高,而且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部门,还将有效提升制造业的价值链层级和竞争力。与此同时,进退并举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机制和强化环保、能耗、技术标准,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还将开辟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逐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13年研发经费支出1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9%。我国在航天、深潜、超级计算、智能机器人、高铁、核电等一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加之人力资本条件随着各级政府和家庭教育投入较快增长而明显改善,可以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经济增长区域回旋余地较大,有条件在更长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的国家,与经济具有均质性、资源禀赋单一的小规模经济体不同,经济增长的区域回旋空间较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向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渐次转移,形成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交通大通道梯度发展的跨区域经济带,使各区域不同层次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并形成动态比较优势。这种特有的回旋余地,使比较优势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而得以保持,产业生命周期大大拉长,进而有条件使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保持中高速增长。
    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有诸多条件,但要将有利条件转化为现实经济增长,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
    深化改革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的巨大消费潜力,就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深化改革重塑增长动力。我们要保持的中高速增长,是质量与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也是在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中实现的速度,这就要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打破事实上存在的“玻璃门”和“弹簧门”,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深化改革有效化解风险。当前,在财政、金融等领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这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体制机制分不开,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有效化解。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总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围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路径展开,努力促成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就一定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来源:求是

Tags:王一鸣,我国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