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深化改革协调性至关重要
北京三中全会呈现的全面改革方案着实令人振奋,特别是近半个月以来,中国多部委纷纷表态或者已经推出改革措施,显示出决策层推进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同样坚定。笔者也深受鼓舞,在主要媒体采访中给予极高评价。唯一遗憾的是,在如何协调推进诸多改革措施方面缺乏明确指引。笔者认为,深化改革协调性至关重要。
在众多改革的贯彻实施之中,不难发现,金融改革可谓领先一步,包括十年来汇率和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近期央行表态加快利率市场化、出台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意见、证监会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等,都显示金融改革力度与决心超出市场预期。
金融改革的快速推进虽然有利理顺资金价格形成规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如果其他改革如国企和地方财政等领域不能有效推进,金融改革变成单兵突进,效果恐怕很难令人满意。
因为在笔者看来,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已触及深水区,造成资金运用低效以及金融风险加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既有政府行为对资金投向的过度干预的原因、也有国企缺乏整合机制,处于资金获得优势方的原因,因此金融改革要想取得显著成效,需要与政府职能转变、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相协调。如果仅金融改革推进且发展过快,不仅作用有限,甚至可能有可能扩大相关风险。
以利率市场化为例,本次三中全会已经表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近期也可以看到相关措施的加速推进,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态中国正在酝酿更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在存款利率方面的市场化,并发文给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图,包括健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报价机制、完善中央银行利率的传导机制等等。而据媒体报道,央行此前已就存款保险制度草案向各商业银行征求意见,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
但是,当前货币市场上资金紧张加剧的困境却增加了笔者的忧虑。近来报道甚至称某大行在银行间市场向机构到处借钱,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资金成本飙到了7%,比5.5%的正常水平高出一截。实际上银行间资金压力今年已经多次出现,其原因显然无法一概而论,包括海外资本流动、货币政策转向以及监管层强化监管的多重原因。
但问题在于,如此高额的资金成本,实体经济能否承受?要知道当前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已经连续20个月处于通缩,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超过7%,意味着实体经济承受的正利率接近9%,如果算上从影子银行的融资,成本恐怕更高。而众所周知,当前市场上普遍公认工业企业资本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以此为据,如果除去工资、利息、折旧等等必要开支,企业几无利润空间可言。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资金成本不断攀高?
在笔者看来,一种可能的解释在于存在相当多的资金需求方,且这部分群体对资金价格并不敏感。对应来看,这部分群体则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房地产企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万亿元。
而这多增的部分,三分之二以上流向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体包括,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增加1.9 万亿元,同比多增9179亿元;房地产信托新增4751亿元,同比多增2688亿元;信政合作业务规模新增3223亿元,同比多增1857亿元;政府融资平台债券发行规模为6,273亿元,同比多增1159亿元。
进一步推断,由于地方政府平台与房地产企业对利率不敏感,如果未来金融改革过快,利率市场化完成而对国企改革、政府行为约束没有很好推进,贷款需求巨大之下,存款利率上涨必将带动整个资金价格继续走高,而这将使得本就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受到挤压,伤害实体经济。
因此,相对于金融改革的快速推进,一些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财税改革、政府机制改革也必须协调推进。而过去上述领域改革的滞后与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产能过剩问题、房地产泡沫问题等多重困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对此,笔者寄希望于即将亮相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作为监督改革落实的重要部门,而且可以协调各领域改革,推出各项改革的先后顺序和实施步骤,达到释放改革红利的初衷,支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Tags:沈建光,深化改革协调性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