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德: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
中国经济放缓使得人们围绕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展开辩论: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新常态”(new normal)是什么?
在过去30年间,企业和投资者已经习惯了中国经济每年10%的增长率。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既有过热期,也有不达标的时候,但增长率始终趋近10%。
分析师们相信,那些两位数增长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没有就中国经济新的增长趋势达成共识,预估增长率从7%到9.5%之间不等。
这种分歧或许听起来微不足道——毕竟,即便是7%的增长率,也使中国轻松打败其它所有国家。但实际上这种差别非常重要:在 9.5%的增长率下,中国在十年后的财富将高出约3万亿美元,并能促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更长的时间里维持更高的价格。
汇丰(HSBC)经济学家屈宏斌毫无顾忌地站在看好中国经济的阵营中。
屈宏斌在最近的一篇报告中写道:“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疲软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早先紧缩政策造成的滞后效应。”
就他看来,中国政府必须采取反周期措施(加大财政支出和出台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最新发布的一批数据让分析师们断定,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更接近7%。8月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降至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中国政府在过去一周内批准了一系列大型投资,包括25条新的城市轻轨项目,这可能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对经济有所提振。
许多分析师建议政府不要出台新一轮的重大支出项目。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是较为坚定的看空者之一。他认为,中国达到了一个真正的结构性转折点——在这个时候,政府主导的效率低下的增长模式会损害经济。谢国忠表示:“随着中国劳动力不再过剩和西方经济体持续低迷,出口增长将不再能弥补效率低下的影响。”
短期而言,分析师们纷纷摆出不同的数据,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目前表现符合潜在水平,另一些分析师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低于潜在水平。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乔虹(Helen Qiao)表示,企业利润持续下降和通胀急剧放缓等一系列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
她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全都是产出缺口出现负值的迹象,需要政策进行调整。2012年的潜在增长率依然在8.5%左右。”
潜在增长率是指恰到好处的经济扩张速度:既不会过快推高通胀水平,也不会过慢推高失业率。
正是失业率这一衡量指标,使其他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再自然不过了。
尽管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承受压力,但就业机会的减少不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那样多。这表明中国经济不需要像前几年那样快速增长,为所有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研究机构龙洲经讯(Dragonomics)的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表示:“并不是说经济增长出现这样的放缓,就会有某种失业‘末日决战’降临。”
人口结构变化是主要因素。在过去5年内,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显著放缓,而且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
但潜在经济增长率不仅由人口结构决定。它还和生产率有关:每个工人的实际产量。
因此重点在于将于下月举行的每10年一次的中国领导层换届。中国未来的增长路径远未定调,它将取决于北京方面的政策选择。
正如汇丰屈宏斌警告的那样,之所以看好中国经济,是基于如下重大假设:中国将继续推行其持续30年之久的市场经济改革。他表示:“这些改革能否成功对保持生产率增长非常关键。”
译者/邹策
Tags:欧阳德,中国经济增长“新常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