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Marsh:拆分欧元区势在必行
全球最大的宏观经济不平衡并不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不平衡,而是欧元区内各国家之间的不平衡。这只是汇率和竞争力扭曲造成的后果之一。
这种扭曲则是由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所称的经济和货币共同体的“共同命运”造成的。欧元区经常账户失衡是一种不稳定因素,迟早都要消除掉,而消除的方法就是把欧元区拆分成债权国和债务国两个集团。
以德国为中心成立的欧元区债权国集团应接受贸易加权汇率20%的升值幅度。这可能令出口企业叫苦不迭,咬牙切齿,但消费者和进口商则会因贸易条件的明显改善而获益匪浅。这将是欧洲为减少全球经济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来源所做出的建设性贡献。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提出过这个解决方案,即把欧元区拆分为强弱两个集团,但总有人说该方案不切实际且过于天真。但如今,人们似乎越来越意识到,这一方案已经渐行渐近,观察一下国际债券市场一塌糊涂的混乱状况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很显然而且很令人遗憾的是,单一货币并不足以弥合欧元区的经济和结构性差异。欧元区北部债权国的币值被大幅低估,而与此同时,陷入困境的南部债务国的货币却被高估,令各国的处境雪上加霜,这种状况表明,欧元的估值对所有欧元区国家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对于债权国,我们看到这些国家拥有大量国际贸易盈余,而且由于进口商品价格相对较高,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上升的态势。
对于债务国,情况则恰好相反:尽管为抑制多年超额赤字不得不持续实施紧缩政策,经常账户逆差仍持续显现。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透露,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去年至少有七个欧洲国家实现了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差不多甚至更高的经常账户顺差。这七个国家中包括欧洲经济货币联盟(EMU)的三个成员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此外,还包括非欧元区成员的丹麦和瑞典(这两个国家的货币虽一直相对坚挺,但币值仍被低估)以及两个属于“特殊案例”的国家:挪威和瑞士。
上述七个国家的经常账户顺差占本国GDP的比重均超过5%。在日本,这一比例为3.6%,俄罗斯为4.8%,中国为5.2%。
要想以无限扩张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的资产负债表的方式使这种脆弱的局面维持下去,可能性微乎其微。若欧洲没有一种强烈的政治共识、没有债权国纳税人的联合担保,大概除了在债券市场上顺畅地开展业务之外,对欧洲央行也不能抱什么指望了。
欧元未能通过这次极为严苛的考验。要想结束这种煎熬,现在就要采取有创意、有政治雄心的行动来拆分欧元区。而且要赶在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之前。
(本文摘自金融时报,作者David Marsh是官方货币与金融机构论坛(Offici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的联席主席。)
Tags:David,Marsh,拆分欧元区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