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中美物价对比隐喻的民生焦灼
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参与。(9月13日《人民日报》)
中美物价对比,尤其是拿北京和纽约的物价比对,很有意味但又没有意思。美国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前者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0倍以上(按2009年数据)。照此对比,别说美国物价比中国低,就是齐平或高的不合两国人均收入比例,也是不正常的。但是,由于中美两国税制、消费习惯以及价格政策不同,中美物价存在高低不同,又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在深入了解纽约和北京两地的物价后,针对不同商品和行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是国外品牌的普通消费品,在北京的确比纽约略贵,要是被国人视为“奢侈品”,其售价更是贵得离谱;二是市内公共交通以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明显比北京贵很多。
就常识而论,这应该是符合事实的。中国人对于舶来的普通消费品,尤其是知名品牌,往往被视作奢侈品。从市场环节看,奢侈品进口需要交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从流通链条看,中间增加许多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关键是,国人有虚荣消费的习惯和显摆心理,商家也乐得用高价来进行营销。因此,此类商品价格中国比美国低并不稀奇。由于美国恪重知识产权,人工费用比中国高,涉及这方面的产品自然比中国要高。
客观理性的中美物价对比确实需要,有助于厘清国内模糊不清的认知。但是,如果说舆论仅仅止于中美物价的技术比对,依然是浅尝辄止的。其实,民意热衷于中美物价对比,实际上是在抒发焦虑不满的情绪,也可以说代表了民生焦灼。
CPI连续三个月维持在高位“6时代”,通胀压力已经让民生痛苦不堪。从肉到蛋,物价一个劲的飞涨,但是收入水平,却一直跑不过通胀速度。货币政策也踯躅踌躇,难孚民生期待,以现有的一年定期利率,公众将承受负利率的折磨。在此情境下,民间借贷异常活跃,大多数民间贷款利率高达20%以上。在房市宏调之下,房市投资无利可图,股市熊态尽显,公众只能冒着极大的投资风险,将手中可怜的资金投入民间借贷。
大多数人其实手中并没有多少闲余资金,饮鸩止渴式的高风险投资,在社保体系缺位的情形下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民生困境。所以,拿发达的美国物价作为参照物,把高企的中国物价同不那么高的物价放在一起,人们要的就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来表达现实生活的困窘。公众的不满和呛声,也许有些极端,但中国的物价指数确实高,否则就不会有CPI增幅超6的高位徘徊。
这是社会底层最现实主义的民生,应该充分重视。在这种现实主义的焦灼面前,任何理性的经济学分析,都是孱弱无力的。毕竟,导致中国物价畸高的因素,诸如税制不同、流通成本云云,不仅无法让民众缓释焦灼,反而验证了政策层面亟需对不合理超负荷的税负和流通体制进行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546.3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927.02亿元,增长34.3%。其中国内增值税1959.9亿元,同比增长18.1%;个人所得税483.54亿元,同比增长32.6%。可见,用国富反哺民穷,用降税提高居民收入,不能缓刑。其实,民众心中都有一个朴实的认知:若反哺民生的政策到位,即使中国物价高于美国,国人也认了。来源:时代商报
Tags:张敬伟,中美物价对比隐喻的民生焦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