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夏业良:投资与消费的个人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夏业良 参加讨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市场经济中利率与投资、投资与消费的内在互动关系已经为不少国人所熟知。一般股民都清楚银行屡次降息,目的不外是刺激投资、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就连最近美联储降息格林斯潘故技重演之幕后意图也终究不能免俗。
    然而一旦具体到生活中的你我他,论及投资与消费的个人决策及其最佳组合,恐怕谁也不敢妄言自己始终胜券在握。对于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或正在走向富裕之路的个人和家庭而言,在新的一年和新的世纪中如何把握自己的致富时机,并且能够在不明显降低财富效用和个人满足或幸福感的前提下逐步积累经验,进而深谙相对理性与科学的理财之道,的确是一个值得细细琢磨的现实问题。
    俗话说"穷人不烦富人愁",无产者当然不必为如何理财和规避各种风险而处心积虑、日夜煎熬。当前中国城镇中大多数居民已经不必为衣食而忧,却又常为买不起称心的住房或轿车,难以负担日益昂贵的学费、医疗保健费用而长吁短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相对于较为复杂、深奥的投资理念及其纷繁而多样的投资技巧而言,对于消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则要熟悉和简单得多。
    虽说前些年股市中成批卷入的大都是不知投资为何物的财经门外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壮大,反而为许多半死不活的国企和那些一直在门外观望的谨慎投资者们壮了胆气。
    世纪之交在国内消费需求中最能牵动国人之心的当属房地产和家用轿车这两大版块,但是无论是住房还是轿车似乎都不是为工薪阶层所打造的。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对比,那高高在上、如出一辙却花样不断翻新的天价成为一道众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更似水中之月或画饼充饥之类的诱惑。
    可能有人颇不以为然,不是毕竟有许多人买了这些房、这些车了吗?然而大都市中那每平方米动辄六千、八千乃至上万元的房价竟然使多少人数月甚至全年的工薪不足以购买1平方米,买一辆家用轿车平均需要储蓄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难道是正常的消费与供给吗?每当看着这难以弥合的落差,笔者都不由得为中国老百姓超常的攀比和消费心理以及畸形的购买能力而感到惊叹不已。比如十几年前当人们还在为几分钱与菜农讨价还价时,许多家庭竟然缩衣节食地咬着牙抬回了进口彩电、冰箱、洗衣机。
    中国消费者超常的忍耐和承受能力究竟帮了谁的忙?那些垄断行业和食利阶层从中榨取了多少非生产性利润?如果说汽车行业因为过去长期技术落后、缺乏竞争以及体制原因毕竟还情有可缘的话,那么房地产行业百吁难降的价格是否具有内在的人为因素?
    "幸亏有了信贷消费!"不少人欣喜地说。而笔者对此依然不能乐观。因为这将使得垄断暴利获得者继续压抑普通消费者的正常购买能力,滥用他们的忍耐与超常贡献,并且把因效率低下、经营不善、贪求暴利等因素而引起的债务链不断向后延伸,把泡沫经济的恶果留给我们的后人。
    从以无产者自居而感到自豪到渴求成为资本或资产的拥有者,我们并没有原地踏步,难道结果竟是不自觉的绕圈?难道是历史与我们开的玩笑?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拥有产权属于自己的住房和汽车?那么多的欲求为什么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一方面我们不愿承认向着私有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购买和拥有一切生活资料的沉重压力;一方面我们有着种种不断产生的需求和欲望,另一方面又时刻遭受着购买力有限的尴尬与不安。
    好在我们终于有了选择和思考的个人空间,相信人们对于生活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你可以选择成为样样都拥有的资本家或各类资产的拥有者和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成为随心所欲、吃光用光,无忧无虑、潇洒快乐的无产者和纯粹的消费者。假如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明天你将怎样选择?

Tags:夏业良,投资与消费的个人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