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商丘10岁女孩张易文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商丘工学院报到入学。4岁就上私塾的张易文,今年4月9日报名参加了商丘工学院的单招考试,考试分数为352分,被该校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
每个家长、学生都有选择个性化教育方式的权利,“神童”上大学无须非议。毕竟年龄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上大学的标准。中老年人跟年轻人一样,都可以通过参加国家规定的考试进入大学。同样,10岁的孩子也有权利享受大学提供的教育环境,因材施教,10的孩子考上大学不出奇。大学是求知解惑的地方,是培育国之栋梁的摇篮,“神童”只是提前进大学深造,有何不可?“神童天才”和“大器晚成”都是教育应有的姿态,社会对“神童”现象应该抱一颗平常心。
——六水
天才少年的出现,看似可喜,其实堪忧。孩子的成长成才,需要时间的沉淀,尤其需要切合成长规律,毕竟心理的成熟需要较长的习得过程。孩子未成年却已“快进”到成年社会,肯定会给其带来诸多的不适,比如如何获得“成年人”的思维和为人处世方式,如何挑起成年人的生活担子,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情感,这些都是挑战。更可悲的是,小大人迅速成长的背后,付出了巨大代价——那美好、稚气的童年时光,被一再挤压。而这些的缺失,是少年天才一辈子难以弥补的疼痛。可以理解父母渴求子女成才的良苦用心,但拔苗助长式育才之法不可取。
——郑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