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不能让留守儿童陷入“精神荒漠”

http://www.newdu.com 2018/3/8 红网 杨朝清 参加讨论

  近日,14岁少女小花(化名)乘坐重庆开往东莞东的列车离家出走,准备来粤打工。幸运的是,在值乘该次列车的重庆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警、广铁公安局广州火车东站派出所民警等多方联手帮助下,少女被成功寻回。(3月5日《广州日报》)

  本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小花,选择了辍学打工;“不走寻常路”既源于留守儿童的精神荒漠,也源于她对“读书改变命运”缺乏笃定的价值认同。“偷偷外出打工”说到底,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偏差的利益表达;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生硬地批评与指责,却忽略、漠视了“沉没的声音”。

  父母长时间、经常性的角色缺席,让留守儿童犹如散布原野的“野草莓”,既得不到父母的庇护与呵护,心灵也得不到有格调、有营养的滋养。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之爱,让一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杂草丛生”;“偷偷出去打工”表面上开启了一道机会之门,实际上却可能让他们过早地陷入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失衡,让农家子弟考上重点大学变得愈发艰难。激烈的教育竞争,让读书成为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当读书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生存生态,一些人难免就会对“知识改变命运”产生怀疑。与遥不可及的“大学梦”相比,辍学打工似乎能够迅速地改农家子弟的生活质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农家子弟无比憧憬与向往大城市;他们朴素地认为,大城市里充满资源和财富,只要自己到了大城市,命运就可改变,人生就可“逆袭”。实际上,在那些留守儿童看不见的幕后,许多打工者在大城市从事着繁重、枯燥乏味的工作,所获得的回报与激励却有限。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契合自己的价值实现的通道。在读书与打工的较量之中,这位留守儿童选择了辍学打工;天真、稚嫩的她,还不懂得雇佣童工非法,还不明白对于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农家子弟而言,读书是社会中向上流动最直接、最有效的通道。许多过早辍学打工的农家子弟,等到知晓读书重要性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点亮“野草莓”的人生希望,不仅需要提升乡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乡村教育的条件与质量,也要通过乡村振兴来促进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创业;当乡村更有生机与活力,孩子们才不会陷入“精神荒漠”。

Tags:不能让留守儿童陷入“精神荒漠”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