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卢中原:人民币区域化,一个更务实的战略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卢中原 参加讨论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内外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一话题更是活跃起来。无疑,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终将成为国际货币,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我国的长期努力的方向。冷静而务实地说,在近中期内,我们能够做到人民币的区域化,就已经很不错了。人民币区域化应当是我们努力的阶段性目标,推动这一进程,对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扩大回旋余地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我们面临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人民币区域化已经具备较好的经济实力基础。我国主动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推动与东盟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民币跨境流动也有一定规模。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成效突出,人民币区域影响力增强。而且,货币区域化对本国经济、金融开放程度要求较低,我国可以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普遍认识到,在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过度依赖美国的主权货币,无论对维护本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资产安全,还是对保持国际经济稳定平衡,都可能带来极大风险。为应对危机和防范风险,国际上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势头趋强,东亚、东南亚合作意愿仍是主流。在金融合作领域,东南亚各国扩大亚洲货币储备库、进行货币互换等。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加快,目前正在考虑建设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经过多年努力,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于2010年正式启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后,与我国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相近的韩国受到很大震动,同意于2011年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
    俄罗斯、巴西等国加速推进本币的国际化。俄罗斯宣布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积极策划将莫斯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推动卢布计价、结算。俄将贸易本币结算推广到独联体国家,并倡议在“上海合作组织”实行,也希望与我国的本币结算从边界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2010年11月23日,卢布与人民币在中国外汇市场实行直接交易。巴西与阿根廷达成贸易本币结算协议,积极推动与南美其他国家“脱离美元”的进程,并探索与我国贸易本币结算的可行性。国际上经济金融合作和脱离美元趋势方兴未艾,将扩大对人民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战略。
    我们清醒地看到,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不仅包括逐步扩大境外流通规模和地域,而且意味着发挥区域主导货币的各种职能,其中基础职能是计价结算工具,而较复杂的职能是投资工具、汇率避险工具和储备货币。在相当长时间内,美元霸主地位难以撼动,欧元地位也难以替代。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相当遥远,即使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这一阶段性目标,也要跨越许多障碍。从流通地域和货币职能角度看,人民币区域化还受到以下因素制约:
    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影响人民币区域化范围。在与我国经贸和人员往来密切的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人民币流通量较大。在有些边境地区,人民币甚至比对方国家货币更受欢迎。但由于两国没有达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安排,边境的经济一体化措施无法扩展到两国全境,人民币区域化也只能局限在边境地区。
    二是区域内金融服务落后,缺乏统一的人民币市场汇率基础。在与我国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的东南亚地区,包括已经与我国实行货物贸易自由化的东盟自贸区,不少国家的银行体系很不发达,可以兑换人民币的金融机构更是稀少。此外,区域内许多国家并无本币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官方汇率,而必须通过美元等硬通货换算,或通过黑市高价兑换。这都不利于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流通。
    三是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完善,制约人民币成为投资工具、汇率避险工具和储备货币。人民币要发挥区域主导货币的这些复杂职能,目前条件还较欠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发达,外汇交易不够方便,汇率避险机制不够健全,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因此,海外企业获取和持有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人民币区域化的地域范围和货币职能都会受到限制。
    四是周边战略安全变局制约人民币成为周边区域主导货币。近年来,东北亚、东南亚安全局势频频出现危机或争端,不能排除某些国家可能借周边安全变局继续制造事端,进一步拉大国抗衡中国。一些国家可能联手巩固传统经济大国和区域主导货币地位,防范人民币成为本区域主导货币。这些会影响本地区用人民币结算、投资的信心。
    以上这些制约因素,需要我们妥为化解。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是否可以考虑以下三条基本思路,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是“扩规模”,即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市场循环规模。拓宽人民币走到境外的渠道;在境外让人民币像其他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可用于存款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汇率避险等全方位业务;让境外各机构与自然人通过正规的人民币可兑换通道,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收益。
    二是“树形象”,实施互利共赢战略,推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合作,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深耕周边,弱化周边争端引起的相关国家戒心,积极塑造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逐步树立人民币在亚洲区内的“主导货币”形象。
    三是“拓空间”,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积极力量,支持“货币区域化”潮流,为人民币区域化争取发展空间。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俄罗斯扩大与我国合作等有利因素,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来促进人民币区域化,对冲周边不利因素,拓展人民币区域化的回旋余地。淡化“人民币国际化”提法,明确“人民币区域化”战略,符合我国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状况,也有利于避免引火烧身,实际上是更可行的战略。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我觉得以下政策建议是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在国际贸易中积极推广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第二,开启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挥香港离岸市场的作用,允许香港金融市场开展人民币存贷款、结算、融资和其他人民币资产业务。
    第三,继续推动我国央行和海外各央行的人民币互换计划,扩大人民币对外援助,促进双边经贸活动和满足海外的人民币资金需求。
    第四,支持国际货币体系重组,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制约个别大国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
    第五,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继续坚持不设时间表的方针,以扩大回旋余地。根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变化、宏观经济稳定状况和监管水平,设定资本项目开放路径。
    当然,现在付梓的研究成果还是阶段性的,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周边安全态势的变化,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会不断深化,相关研究成果也会不断丰富,这是值得期待的。

Tags:卢中原,人民币区域化,一个更务实的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