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语:“德国模式”和西方福利社会的未来
整个西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二战结束以来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福利社会模式,日渐陷入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困境。……在大西洋两岸普遍的经济和社会动荡之中,欧洲的德国却变成一个异数,在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和社会公平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成为西方世界艳羡的榜样。
入夏以来,希腊债务危机再次爆发,威胁到欧元的继续生存和欧洲大一统的前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在经济复苏减慢、失业率重新攀高之外,天文数字的国债上限即将于8月2日到期,白宫与国会共和党在谈判中互不相让,不仅联邦政府可能关门,更会使得世界经济市场陷入混乱。
整个西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二战结束以来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福利社会模式,日渐陷入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困境。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西方各国普遍出现所谓“中产阶级挤压”,高收入、高纳税和高福利的中产阶级职位不断流失和减少,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的强项──制造业。
这一趋势如果继续下去,首先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其次会进一步造成政府税收减少和开支增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平均生活水平下降之外,西方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都会受到重大威胁。7月1日,《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以美国19世纪晚期的“镀金时代”为例,警告两极分化之下出现的社会动乱。
德、美两国的对比
在大西洋两岸普遍的经济和社会动荡之中,欧洲的德国却变成一个异数,在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和社会公平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成为西方世界艳羡的榜样。
首先是德国制造业推动的强劲经济发展和出口顺差,与其他大部分西方国家尤其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是经济持续增长之下相对健康的政府收支状态,以及相对较低的失业率(6.1%)。
更重要的对比,在于西方世界普遍的中产阶级挤压,以及美国为代表的两极分化。德国的中产阶级至今处境良好,从1985年以来,消除通胀因素后平均时薪仍然上升了近三成(同时期美国实际平均时薪只上升了区区6%),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当稳定,最富1%德国人占全民收入的比率四十多年来基本未变,大致停留在11%。同时期美国最富1%阶层占全民收入的比率,却从9%跃升到20%以上,反映了贫富差距的迅速增加。
在西方世界中,德国的所得税率几乎最高,包括社会保险金在内的税率超过了50%,而美国不到30%。这样的高税率,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增长,更保障了社会福利和公平,特别是教育机会的公平。
德国模式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整个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尽管在高工资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德国的制造业仍然蒸蒸日上,而且以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这里的秘密无他,正是德国公共教育体制的成功,在众多的工程师之外,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在这一点上,德国与美国的反差特别强烈。我曾经提到美国新一代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低于婴儿潮一代,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教育退化现象。这使得风雨飘摇的美国制造业更加难以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也是美国中产阶级挤压的主要动因。
德国的重文偃武与传统文化因素
德国模式的另一特点是“重文偃武”。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德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和平主义,不仅军费开支比率远低于欧洲平均水平,今年7月1日,德国正式停止征兵制,进一步减少军队人数和开支。
还必须注意到,在两德统一后廿年来,德国花费了天文数字的财力物力,帮助发展原来落后的东德地区,这使得德国今天的经济成就更加令人惊叹。
不能不看到,德国模式的成功有相当的传统文化因素。但是在今天的全球化竞争中,连美国媒体近来也纷纷承认,西方世界如果要维持原有的领先地位和社会稳定发展,便难以避免效法德国模式的成功因素,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共教育,以及保障社会公平和限制两极分化。从这一角度,德国的欧洲近邻看来具有相对于美国的优势。
最后不妨提到,以“工作伦理”著称的德国,其实也是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故乡。
最早的国家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公共医疗制度等等,都是帮助统一德意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首先创立的。一百多年后,德国模式又成为维系西方福利社会的榜样,良有以也。
Tags:于时语,“德国模式”和西方福利社会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