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学读书 >> 正文

中国经济学怎样掌握国际话语权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愿望愈益强烈。我们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需要文化自强。为此提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要求。经济学是反映经济发展现实的科学,怎样围绕经济增长与转型的主题,探索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规律,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为掌握经济学国际话语权创造条件,这是当代中国经济学人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三个基本条件
    所谓掌握国际话语权,就是以独特的学术话语体系解释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并且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同,形成国际性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意义,即被解释的现象不仅对某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同类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二是研究内容具有创新价值,即在学术上有重要发现,提出新的原理、理论和知识体系;三是交流手段具有国际性,即研究方法符合国际规范,运用国际通用语言。这三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遵循这三个条件,观察现代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研究,有三位学者在国际经济学界掌握了话语权,分别是张培刚教授、林毅夫教授和杨小凯教授。
    二、解释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之谜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创新的原理或理论,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首先要解决经济学研究的经验对象问题,致力于探索和解释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之谜。为什么将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经验对象,这是由它的重要程度和普遍意义决定的。其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1978~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以上,年均达到10%左右。其二,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到世界前列。根据复旦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基地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2009~2010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指数达到4.58,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其三,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迅速增加,已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率先带动全球经济回暖,并通过加大进口力度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其四,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利益的典型代表。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将积极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与转型,并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维护新兴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鉴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贡献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就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家在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观点,并且特别致力于为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其次,通过对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在定量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经济学研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学者重视理论阐述,但缺乏重要的科学发现;有的学者重视实证检验,但缺乏重要的理论概括。显然,为了获得理论上的重要突破,需要运用包容性的思维和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从典型化事实中分析典型化特征,由此出发提出科学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并运用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科学发展,形成经济学的定理和理论体系。
    三、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学研究还处在粗放型和数量型阶段,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学缺乏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没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此,应认真反思,改进研究思路和方法,努力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
    首先,要研究中国经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将中国经济发展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中,深刻理解它同世界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把握它对新兴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意义。努力用经济学语言解释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或者将典型的经验上升为可以普遍借鉴的模式。二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问题,以追求科学的精神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不能忽视经济政策研究,但这种研究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因为出台某种政策,所以找出某种依据;第二种是因为找出某种依据,所以出台某种政策。前一种是宣传思路,目标是统一思想认识;后一种是研究思路,它可以预测经济发展,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因而具有科学价值。
    其次,要融入中国文化,采用中西结合的研究范式。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中国风格应该包括中国文化的风格,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可以吸收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因素,采用构建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科学方法,从而形成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研究范式。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中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将为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提供新的思维框架,这是构建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
    再次,要寻求科学发展,提出新的经济学重要原理。经济学理论创新有两条路径:一是原始创新的路径,即按照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从经济现象中发现经济规律,并提炼为经济学定理和原理,构建独特的话语体系;二是集成创新的路径,即遵循经济学研究的一般范式,对一些经济规律或定理进行集成,形成新的原理和理论。前者是创造话语体系,后者是进入话语体系,两者是经济学掌握国际话语体系的基本方式。如果提出以中国人命名的经济学定理,那么,构建经济学话语体系就有了核心技术和坚实基础,而掌握经济学国际话语权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要构建范畴体系,形成中国风格的知识系统。提出范畴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中国经济学发展中没有得到利用和发挥。为此,中国经济学人需要唤起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发挥本土文化和思维的优势,用新的范畴概括和表述新的经济学定理;通过认识的深化提出一系列新的范畴,构筑起中国风格的经济学知识系统和话语体系。
    作者:欧阳峣;单位: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自《大国经济研究》(京),2012.4

Tags:中国经济学怎样掌握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