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
世纪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巨大变化,以产品为界限的传统国际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演变为同一产品内某个环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 —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出现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由传统的最终产品优势转移到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不仅促进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而且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各国生产组织方式、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最终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与速度。
一、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在中国现有的资源禀赋特征下,尽管中国快速实现了低层次的产业间升级,却无法继续实现高层次的产业内升级—— —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提升,于是,中国目前在大部分传统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占的位置较低,多为体力劳动和简单脑力劳动的产业低附加值环节,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内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中国要实现从加工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服务强国、创造大国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抓住中国产业在不同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实现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产业升级和要素资源投入结构产生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地体现为中国企业在产业内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组装生产低端环节转向产品科技研发与销售的高端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提升能有效提升一国产业价值增值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可以保证不同国家需求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跨国贸易得到满足,国家需求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拉动作用日趋减弱。促进国家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依靠一国资源要素投入结构的改变。 在一国资源要素投入中,人力资源的变化成为其要素供给结构变化的唯一能动因素,人力资源的水平不仅决定着一国科学技术水平状况,而且直接关系到各产业的发展高度,影响着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其中,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要求中国企业不断培养自身优势,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成长,进而促进国家整体产业升级,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积极影响;第二,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要求中国企业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的质量与层次提升,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中国企业有效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法律环境,引导、保障中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转,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也必须注意到,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各国在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承担的代价方面的巨大差异。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这必然加重中国产业升级的难度,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各独立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极不均衡,导致中国产业升级难度越来越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二,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企业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分离,不利于中国产业升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主要由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发展中国家对产业高度的战略控制力下降,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转变;第四,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面对各种市场障碍和人才竞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面临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形势,中国必须从政策引导、环境构建、企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新兴产业价值链。 促进中国企业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尽早形成中国企业在新兴产业价值链中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占据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高端地位,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由政府牵头,下大力气鼓励、带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 唯有如此,才能提升中国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在传统产业中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高端转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本国企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有效的产业政策不仅有助于引导企业的有序发展,提高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而且有助于逐渐扭转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被动地位。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平衡长期与短期效益,从而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政府积极构建法律、政治、市场环境,保障并促进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的法律、政治、市场环境是保证企业有序竞争的前提条件,也是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保障。 首先,切实保障劳动者各方面权益,促使中国企业从技术进步等其他方面培养比较优势,推动企业参与分工体系地位的改善。通过政府对劳动者收入及其各项权益的有力保障,促进企业对人力资源质量的关注,提升劳动者福利水平,从而逐渐转向 “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要积极通过法律执行和文化促进等措施,形成有效的市场诚信监督机制,改进中国市场的诚信环境。独立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依靠彼此之间的契约控制。
第四,中国企业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实现自身发展和分工地位提升。培养并构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自主升级的唯一途径,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动力。 不同产业的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网络、品牌优势等高端生产要素的培养, 不断加强研发、规模、差别化能力,在与世界其他企业的竞争合作中,提升自我优势,逐渐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上游环节,甚至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核心主导。
为了有效应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利用其中的有利条件,破解其中的不利因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
作者:卢福财,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罗瑞荣,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摘自《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
原文约9100字
Tags: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