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学读书 >> 正文

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

http://www.newdu.com 2018/3/16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就本质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包括生产的全过程,即低碳投资、低碳生产、低碳就业、低碳流通和低碳消费。西方发达国家将绿色投资看成是是经济复苏和降低失业率的“救星”。各国纷纷推出绿色投资计划,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并促进就业。
    一、高碳模式下我国就业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化进程显著缩短。重工业的生产要素配置以密集的资本品为主,要求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矿产品,必然刺激石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初级加工部门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持续恶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大量增加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以改革开放为例,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1.2%,工业资本存量年均增长9.2%,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和6.3%,而工业部门吸纳的劳动力的增长率只有1.9%。大量的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尽管改革开放对三个产业的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倡“农、轻、重”合理发展,给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了外部条件,但直到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在40%以上,而工业部门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就业比重提高较为缓慢。
    工业化完成之后,城市对人口的聚集作用使得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增加值在GDP份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环境质量也随之好转。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45.68%。但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预测,中国将在2011~2016年之间结束高速城市化进程,到时城市化率在47.93%~53.37%之间,此后中国的城市化增长逐步减速。显然,中国以传统的模式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就业弹性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在能源、环境变得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既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之策,更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内在需求所致。
    二、“绿色新政”促进产业调整及对就业的影响
    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失业率不断攀升,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失去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显得迫在眉睫。为稳定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绿色新政”应运而生。从短期来看,低碳经济不但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提振经济,还能有效调整全球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更有利于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广泛的增长,实现低碳就业、绿色就业与和谐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的“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为降低不断上涨的失业率,世界各国相继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例如,德国早在2004年4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固定上网电价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偿和鼓励,造就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速增长。到2006年,创造了21.4万个就业岗位。现在美国的“绿领行业”(从事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高的企业)4已经成为一个850万人的大产业,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增加500万个就业岗位。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城市化进程在2013年左右开始减速,当代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不断下降,城市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村还有1.5亿劳动力需要就业转移,国外低碳经济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走低碳经济之路,对当前的产业产生替代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前后左右联锁,产生规模效应,以及发生消费结构调整效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直接就业、间接就业和引致就业。
    发展低碳经济从产业低碳化入手,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清洁能源,形成低碳生产或制造、低碳流通、低碳服务和低碳消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消费催生新的产业链,从产业分析,就是农业低碳化,工业低碳化和服务业低碳化。三个产业的低碳化,并不是孤立的低碳化,而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纽带,实现产业联动低碳化。在产业联动过程中,创造大量的为低碳生产和制造服务的就业机会。
     
    四、政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就业低碳化的突破口在于创新,偏离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的要点是建立反锁定循环机制,引入新的变量,打破原有的粗放型内部自循环机制,改变经济增长路径,在制度设计上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土地、财政、税收、消费等方面的政策,阻止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继续向“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的进一步流入,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国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低碳技术转让不可能是免费的,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是一个巨额投入。因此,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在低碳经济发展初期占领制高点,取得先发优势。
    第二,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发展经济学认为,农业天生就是弱质的,就业能力极其有限。解决农业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就是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但低碳经济的到来可能改变这一局面。低碳农业包括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的绿色流通、森林碳汇、土壤碳汇和碳汇管理和交易。与现代农业相比,低碳农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单就碳汇服务和交易一项就可以增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植树造林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水土流失,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立体养殖提供天然场所,有机农业的轮作方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阻断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工业向农业的转移路径。所有这些生产方式提供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中国城市化进程减速而造成的就业困境。
    第三,建立统一的低碳经济市场。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是用市场机制的手段来解决发展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效率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应将城乡市场统筹考虑,但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试点二氧化碳交易市场没有将农村的碳汇考虑进去,阻碍农村碳汇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不能最优化。建立城乡统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扩大市场规模,聚集生产要素,扩大就业。
    第四,建立城乡共生的就业环境。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无障碍流动,城乡之间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资金流是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消除阻滞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遗留的与现实生成的各种制度障碍,在城乡之间建立统一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和资金流市场,进一步降低劳动力就业成本。
    作者:李启平(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摘自《改革》(重庆),2010.1
    原文约8000字

Tags: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