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描述统计、周期和阶段的划分
表1列出的数据显示:(1)1975-2008年美国利润率平均值为8.35%,中位数为8.53%,分别低于1952-1974年的平均值10.61%和中位数10.53%,说明利润率没有得到有效恢复。(2)1975-2008年利润份额的平均值为18.16%,中位数为18.48%,分别低于1952-1974年的平均值21.40%和中位数21.55%,其原因可能与价格因素的变化和非生产工人报酬的增加有关。(3)1975-2008年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值为79.08%,中位数为79.32%,分别低于1952-1974年的平均值83.87%和中位数84.49%,说明价值实现和结构失衡等问题有所加重。(4)1975-2008年产能资本比的平均值为58.15%,中位数为57.29%,分别低于1952-1974年的平均值58.95%和中位数60.08%,说明产能资本生产效率有所下降。
图1显示:(1)美国实际产出在长期趋于不断增长,利润率在5%至10%的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说明利润率在这一时期基本停滞。(2)每次利润率的下降都发生在实际产出转向负增长之前,说明利润率是导致实际产出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3)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润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的波动更加剧烈,说明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趋于加强。
根据实际产出的波动,我们将1975-2008年的136个季度划分为五个周期。各个周期被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周期开始时的实际产出低谷到利润率高峰,利润率和实际产出同时增长,为扩张前期;第2阶段从利润率高峰到实际产出高峰,利润率开始下降但实际产出继续增长,为扩张后期;第3阶段从实际产出高峰到周期结束时的实际产出低谷,利润率和实际产出同时下降,为经济收缩期。表2列出了周期和阶段的划分。
(三)初步的研究
为了分析利润率的周期动态及其原因,我们首先考察(1)式中三个基本变量与利润率的一些初步经验数据。
表3列出的利润率、利润份额、产能利用率和产能资本比在五个周期中的平均值显示:(1)利润率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第一至第二周期下降了19.32%,第二至第三周期上升了14.71%,第三至第四周期上升速度放缓至4.15%,第四至第五周期又下降了4.92%。(2)利润份额从第二周期的最低平均17.39%恢复到第三至第五周期的平均17.9%以上,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打击工会、削减工人福利和增强劳动力市场竞争等措施开始见效。(3)产能利用率与利润率的波动相一致,其在第三至第四周期的恢复与金融化带来的财富效应有关,而金融泡沫的破灭使产能利用率在第五周期再次下降。(4)产能资本比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用机器替代劳动和90年代以来IT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进一步分解将说明这是否反映了有机构成对利润率的作用。
为了考察各变量对利润率周期动态的作用程度和方向,我们考察第1至第3阶段中三个基本变量与利润率的增长率。
表4列出的三个基本变量与利润率增长率分阶段的情况表明:(1)利润份额是利润率周期性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平均解释了第1阶段利润率上升的78.73%,第2阶段利润率下降的72.63%,第3阶段利润率下降的68.61%。特别是在各周期的第2阶段,利润份额变化在第一至第五周期平均解释了利润率周期下降的76.82%,是最主要的原因。第2阶段利润份额的上升为马克思关于工资在危机的准备时期会普遍提高[29](P457)的判断提供了经验证据。(2)产能利用率是利润率周期波动的第二位原因,平均解释了第1阶段利润率上升的24.89%,第2阶段利润率下降的27.10%,第3阶段利润率下降的32.20%。在各周期的第2阶段,产能利用率平均解释了22.47%,是此时利润率下降的次要原因。(3)产能资本比在第1和第3阶段与利润率的周期波动并不一致,其原因需要详细的经验研究来说明。
总体来说,利润份额是利润率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这种初步分析没有区分价格因素和实际因素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三个基本变量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并不完备。我们下面做进一步的分析。
(四)进一步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1975-2008年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季度利润率,我们根据(16)式计算的相关数据见表5。
表5中的利润率和各变量的增长率数据表明:(1)从各阶段平均情况来看,与表4相比,产能利用率平均解释了第1阶段利润率上升的67%,第2阶段利润率下降的76%,第3阶段利润率下降的96%,成为利润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是非生产劳动时数占总劳动时数的比重、非生产工人报酬占总报酬的比重的上升,使得利润中的一部分以非生产工人的较高报酬的形式表现出来[30](P431)。(2)利润份额是导致利润率波动的次要原因,但随着利润率在第3阶段的更迅速下降,利润份额的下降减弱了。原因是第2阶段的利润率下降导致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进而压低了工资。将五个时期的失业率分阶段平均可以发现,非农私有经济部门的全体工人失业率在3个阶段分别为6.96%、5.72%和6.65%。(3)产能资本比的作用较弱,说明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周期波动联系不紧密。(4)对于各周期第2阶段,在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归入之后,利润率在第一至第三周期第2阶段的下降主要是由产能利用率下降引起的,在第四和第五周期则主要是由利润份额下降引起的。原因是:如图2和图3所示,1975-1990年前后,生产劳动时数占总劳动时数的比重和生产工人报酬占全体工人报酬的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将利润份额作用中的较大一部分转移至了产能利用率之中;但是,1990-2000年前后,生产劳动时数的占比明显上升,2000年后的下降也不如1975-1990年前后明显,且生产工人必须工作更长时间,其报酬占比也相对稳定,因而产能利用率下降对利润份额的影响有所减弱,使利润份额下降(即工资份额上升)成为压低利润率的主要原因。金融化带来的财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不足,进而使得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在第二周期以来逐渐减弱。[31]
图2劳动小时和工人的报酬结构
分别说明与产能资本比有关的实际因素和价格因素,可以用来分离有机构成对利润率周期波动的影响。表6主要表明:(1)平均来看,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各阶段都快于实际工资率的增长,这说明近30年来工人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处于不利地位。分阶段来看,第1和第2阶段的实际生产率和工资率都是正增长的,但是第2阶段的增速明显慢于第1阶段,二者在第2阶段的差别也小于第1阶段,这说明第2阶段整体经济条件恶化,而工人的实际生活情况下降更明显。在第3阶段,通过降低就业水平并进而造成实际工资率的负增长,资本家可以缓解实际生产率增速下降带来的自身收入下降。(2)利润份额在第2、第3阶段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价格的不利变化引起的,进一步佐证了工人并未在利润份额下降时得到实际利益。表6中与利润份额有关的价格项在各阶段均为负值,且在第2和第3阶段对利润份额的压低作用更为明显。(3)实际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在各阶段都快于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使得与产能资本比有关的实际因素呈现负增长,压低了产能资本比的增长率。但是,如表6的第4行和最后两行所示,由于交换条件从第1阶段到第2、第3阶段由提高变为下降,而资产的相对价格在各阶段均呈现下降趋势,实际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所以,实际资本劳动比提高不是利润率周期波动的有效原因,这说明有机构成提高在利润率下降中的作用不显著。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近30年来生产工人和非生产工人劳动时数和报酬比例的变化,以及实际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率之间对比关系的变化,均与美国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有关。20世纪70—90年代前后,资本家试图通过机器替代劳动的方法摆脱福特制危机,这提高了非生产工人的劳动时数占比和报酬占比。虽然管理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非生产工人对生产过程的运行是必需的,但是他们并不直接进行利润创造工作。所以,非生产工人占全部工人比例的上升在长期中降低了实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甚至使其负增长,这在萧条时期表现得更明显。[31]同时,70、80年代前后的高通胀、高失业率以及机器对劳动的替代压低了实际工资的增长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美国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开始趋于弹性化,相对于生产工人,企业中非生产工人的人数、劳动时间和报酬趋于增加,这压低了实际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实际工资率的增长,从而削弱了资本的赢利能力。而资本追求生产弹性化造成的用工非正式化和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化,压低了实际工资增长速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较低的失业率有利于实际工资的恢复,但IT技术扩散、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等因素引起的实际生产率提高使工人的相对收益并不高。
四、结论
我们分析了1975-2008年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季度利润率的动态及其原因,主要结论是:(1)1975-2008年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中的利润率基本停滞。(2)这段时期利润率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利润份额的变化,其次是产能利用率的变化,产能资本比对利润率的影响较弱。(3)利润份额的显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得自于产能利用率的变动。(4)在利润率上升的一个阶段和下降的两个阶段中,实际工资率增长均慢于实际生产率增长,说明广大工人的实际分配地位并未改善。(5)利润份额、产能利用率和产能资本比对利润率的影响与美国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有关,20世纪70—90年代前后,资本家通过机器替代劳动的方法来摆脱福特制危机,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美国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趋于弹性化。
虽然由次贷泡沫破裂引发的危机表现为一场金融危机,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它仍以利润率下降为基础。(1)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在2006年已经下降,早于危机的爆发。(2)近30年来利润率的基本停滞促使美国通过金融化拉动经济增长,资本向金融领域的转移进一步削弱了实体经济的盈利水平,降低了美国经济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同时加剧了金融不稳定性,为危机的爆发打下了基础。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可以为考察近30余年来美国经济的波动和当前危机提供一个合理的视角。
*感谢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的斯普拉格(S. Sprague)和格雷泽(J. Glaser)提供未公布的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劳动小时数据。
注释:
①在严格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中,利润率应为价值利润率。但是由于有关的数据不可得,所以本文按照国外学者一般的做法,计算价格利润率。
②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排除了小规模的非企业商业部门、金融部门和公共部门。
参考文献:
[1]Moseley, F. "The Long Trends of Profit". http://www.workersliberty.org/story/2008/03/19/marxistscapitalist-crisis-1-fred-moseley-long-trends-profit, 2008; Duménil, G. and Lévy, D. The Crisis of Neoliberalism: From the Subprime to the Great Contr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布伦纳:《全球生产能力过剩与1973年以来的美国经济史》,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2、3);布伦纳:《高盛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2);Laibman, D. "The Onset of Great Depression Ⅱ".Science & Society, 2009, 73(3); Foster, J. and Magdoff, F. The Great Financial Crisi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9.
[3]Nordhaus, W. "The Falling Share of Profi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74(1).
[4]Feldstein, M. and Summers, L. "Is the Rate of Profit Falling?"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77(1).
[5]Duménil, G., Glick, M., and Rangel, J.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7(11); Duménil, G. and Lévy, D. "The Profit Rate: Where and How Much did It Fall? Did It Recover?(USA 1948-2000)".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02(34).
[6][10]Wolff, E. "What's behind the Rise in Profitability in the U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27).
[7]Wolff, E.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and the General Rate of Profit in the U. S. Economy, 1947-67".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9(69); Wolff, E."The Productivity Slowdown and the Fall in the U.S. Rate of Profit, 1947-76".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86(18).
[8]Shaikh, A. "The Falling Rate of Profit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in the U.S.". in Cherry, R. , et al.(eds.). The ImperiledEconomy(Book 1). New York: The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87.
[9]Moseley, F. "Marxian Crisis Theory and the Postwar U. S. Economy". in Cherry, R., et al.(eds.). The Imperiled Economy(Book 1). New York: The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87; Moseley, F. "The Rate of Profit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97(29).
[11][27][28]Weisskopf, T. "Marxist Crisis Theory and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Postwar U.S. Economy".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3).
[12][24]Munley, F. "Wages, Salaries, and the Profit Share: A Re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5).
[13]Moseley, F.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in the Postwar US Economy: A Critique of Weisskopf's Estimat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5(9).
[14]Weisskopf, T. "Wages, Salaries and the Profit Share: A Rejoinder".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5).
[15][20]Weisskopf, T. "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 in the Postwar US Economy: A Response to Moseley's Critiqu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5(9).
[16]Henley, A. "Labour's Shares and Profitability Crisis in the US: Recent Experience and Postwar Trend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7(11).
[17]Michl, T. "The Two-Stage Decline in U. S. Nonfinancial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1948-1986".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988(20).
[18]Bakir, E. and Campbell, A. "The Effect of Neoliberalism on the Fall in the Rate of Profit in Business Cycles".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06(38).
[19]Bakir, E. and Campbell, A. "The Bush Business Cycle Profit Rate: Support in a Theoretical Debat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09(41).
[21]NBER. "US Business Cycle Expansions and Contrac-tions". http://www.nber.org/cycles/cyclesmain.html, 2010.
[22]U.S.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Statistics and Historical Data".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econresdata/releases/statisticsdata.htm;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Fixed Assets Tables".http://www.bea.gov/national/FA2004/SelectTable.asp;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SelectTable.asp?Selected=N; U.S. 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 "Databases, Tables and Calculators by Subject". http://www.bls.gov/data/; U.S. Census Bureau. "Annual Survey of Manufactures". http://www.census.gov/manufacturing/asm/.
[23][25][26]Bakir, E. "The Post-World War Ⅱ Nonfinancial Corporate Business Rate of Profit in the United States: Cycles, Trends, and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ization". University of Utah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6.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1]Maddis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vity Situation in the Advanced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Kendrick, J., et al.(ed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Productivity and Causes of the Slowdown. Cambridge: Ballinger, 1984. 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