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浙江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关系研究(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崔滨洲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升级器”。经济转型中,金融在支持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银行通过甄别与支持相关技术创新产品和创新项目,有效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技术创新领域,为提高技术创新成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投入生产运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经济支撑和相应的金融服务,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企业效率提升。银行可通过贷前审查等形式对企业信贷申请形成约束,促使企业提升经营效益,而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后,为控制与管理风险、确保资金安全,银行可通过贷后管理等监督资金的使用,并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调整金融服务安排,促使企业主动完善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重点打造金融双中心——有全国影响的“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和“民间投资管理中心”,初步构建以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为增长极,若干金融特色城市为亮点,一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区)为支撑的浙江金融发展空间布局,建设浙江特色“金融强省”,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这意味着浙江有可能成为全国性的“资金洼地”和“资本高地”,更多大型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金融总部可能落户浙江,同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推动下,浙江可成为上海金融产业链的一个参与者,延伸金融后备系统和后台服务系统,金融机构的创新将是百花齐放,金融对经济转型的“稳定器”、“助推器”、“过滤器”和“升级器”的四大支持功能将进一步显现。

三、商业银行支持浙江经济转型的措施

良好的金融支持可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不恰当的金融发展可能阻碍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都将对经济转型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要促进浙江经济转型的顺利推进,就离不开商业银行有效的金融支持,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理念转型

转变经营理念是经济转型的基础。要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相适应的经营理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营环境变化要求。

1.树立资本约束理念

在内部,要加强资本管理。现代商业银行不再以单一的存贷款业务为中心,要改变传统的经营运行模式,不能片面、盲目追求资本规模和扩张速度,要强化资本约束,在综合衡量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处理好业务规模和结构、扩张速度和效率、发展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数质并重,统筹兼顾,促进资本规模的合理扩张,实现资本的有效约束。对外部,要满足资本监管要求。最新的《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的资本约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强化对协议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发挥外部监管的约束作用,推动银行资本约束管理。

2.树立持续发展理念

资本增值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任务,价值增长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要在经营管理中有效控制风险,在评价全面风险、资本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计量综合收益,才能实现短期收益和长期回报的有效统一,资本增值才能得以持续,价值增长才有稳固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强化对市场、资本、风险、成本等的分析,以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建立综合评价考核体系,通过系统化、全面型的管理,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着眼于股东价值、客户价值和员工价值的提升,推动银行效益的持续增长。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强创新,创新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源泉,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打造特色品牌,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银行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树立均衡协调理念

商业银行经营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的协调发展,包括产品、客户、渠道、区域等在内的业务结构都将直接影响银行的风险和收益,银行不但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而发生资产负债业务,同时通过为客户提供资金结算、财务顾问等发展中间业务,而且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极具潜力的业务增长点,商业银行要以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统筹发展为核心,做好业务结构的优化。同时,人力、财务等资源的配置是整体经营运行的重要支撑,基于产品、客户、渠道等业务结构的发展状况,跟进配置相关的人力、财务资源,构建核心业务和配套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实现业务结构与资源配置的协调统一,促进系统结构的协调发展,推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序运行。

4.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对客户而言,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银行核心服务理念,将客户价值创造贯穿于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产品设计、流程优化、机构组织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服务意识上,要强调服务的主动性和联动性,积极了解客户信息,挖掘客户需求,联动多方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服务机制上,要强调产品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和主动性,抓住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服务创新,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产品,及时跟进服务。对员工而言,要使员工在为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自身价值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人才是银行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实现员工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二)业务转型

业务转型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转型的关键。业务结构、业务运行模式要与经济转型相适应,服务于经济转型发展。

1.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协调

新兴业务是应市场需求变化而产生发展的,也是商业银行积极拓展的业务领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理财观念的增强,财富管理、理财产品销售等中间业务在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发展新兴中间业务并不等于要简单缩减或放弃传统业务,当前资本市场发展仍较为落后,经济运行主要还是依赖间接融资,传统业务在商业银行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此时商业银行迅速推进业务结构重心向新兴业务转移不符合实际,将盈利模式从传统的利差为主导转移至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导的基础条件还不具备。银行经营实际表明,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并非越高越高,波动性强、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有时会加剧银行收入的不稳定性。因此要采取差别化、有重点的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大力稳定性较强的中间业务,如零售业务、传统的付结算类业务、现金管理、信托服务、代理业务、投行业务等。因此,基于业务持续发展和经营的稳定性,要在维持传统业务良好发展的同时,促进新兴业务的健康发展。

2.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并重

从业务条线来看,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较快发展对传统的公司批发业务形成了较大冲击,而在居民财富效应显现和理财观念强化的环境下,零售业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形成了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此消彼长的趋势。根据各国商业银行发展经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批发业务呈现逐渐萎缩态势,而零售业务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一些国际综合型银行的零售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可达70%。从浙江的情况看,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公业务发展潜力较大。“十二五”期末,浙江产业结构将逐步向“三二一”转变,优势行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服务业比重预计将逐步提高到48%左右(2015年)。大型企业间接融资需求减弱,小企业融资环境将有所改善,外向型企业金融需求进一步提升。因此,要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如网络银行业务,进入传统对公模式下难以处理的小企业融资需求领域。通过批量化处理,享受对小企业的高议价能力。但未来小企业贷款业务领域的竞争也将非常激烈,银行需要更为完善的小企业制度,更多的资源投入,才可能在这一市场获得更大的优势。

此外,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等收入人群开始成为社会主体,个人富裕客户数量和质量会有更大幅度增长,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层次将进一步提高,将给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创造无限空间。同时,浙江客户身份有所转变,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需求主体,而是集多项业务需求于一体,即“公私一体”,表现为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一体、企业存款与个人存款一体、企业资金结算与个人资金结算一体等。可见,批发和零售市场都有巨大发展潜力,要并重发展批发和零售业务,不能厚此薄彼。

3.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融合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全能型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加速了在投资银行领域的发展步伐,投行业务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利润增长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投资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财务顾问业务阶段,通过发挥银行的资金、客户、网络和信息等资源优势,顺应企业金融需求由信贷市场向资本市场的转变,为企业提供包括资金融通和资本市场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必将进入投资银行业务的第二阶段即投资和交易业务阶段,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获取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收益,此时的投行业务主要与资金交易业务相结合。同时从保持收入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利润结构中保持一定的投行收入比重有利于我们在日益动荡的金融市场中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因此,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看,加速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都是适应经济转型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对于银行客户而言,浙江“多位一体”的特点日益显著,客户需求集存款、贷款、汇款、消费和投资理财于一体,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要抓住浙江的客户,必须转变以往的单一客户需求模式,要从整体资源配置和条线合作上发力,做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4.业务导向与政策规划衔接

在行业发展政策导向下,要逐步调整行业结构,跟进政策导向,加快新兴行业业务发展,加大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退出力度。重点投放国家和地方政府扩大内需、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发展规划政策的受益行业,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精神领域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海洋经济、教育、卫生和文化等行业。控制传统制造业中产能相对过剩和低水平竞争的行业,退出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不良率高的行业。在区域规划政策导向下,要巩固中心城市所在城区等传统优势范围的同时,依托推进中心城市和百强县战略建设背景,强化对中心镇、中心村的业务延伸加大对县域范围的拓展力度;加大中心城市所在城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推广力度;加大专业市场集聚区域商品流通环节的现金管理和资金周转等产品的推广力度;加快发展在经济发达集镇的银行服务功能。

(三)渠道转型

1.优化网点布局

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因势而变,加快城市新区的网点布局战略规划,将机构网点发展重心加快向资金流量大、金融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加快在新兴工业区、商务区、高档住宅区和经济强镇、中心村等的机构布点。减少老城区相对密集的网点数量,将低产能零售网点迁往城市新兴区域,并将其中部分具有较好业务流量的老网点改建为自助银行。

2.加快电子渠道建设

电子银行、电子商务正成为引领银行业和商业发展新趋势的新兴领域,要大力推广网上(手机)银行业务渠道,保证每个有效个人客户都能够使用网上银行业务,通过价格策略和考核机制引导客户从柜面交易向网上、ATM等自助交易转变。加大对附行式ATM、CDM等自助设备的投入,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增加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布点,加大低产离行式ATM的撤并力度,重点发挥离行式自助银行帐务性交易的替代率。

(四)管理转型

1.重视数据基础及系统的建设

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已成为银行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内部管理看,目前在客户营销、业务分析和考核激励等领域的精细化程度无法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数据系统不完善,无法取到所需的数据,或是数据的时效性不强。加快提升科技对银行内部精细化管理、流程优化与市场营销的支持能力,加快完善各类数据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是银行的重要管理举措。从业务运行看,伴随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内部支付结算系统和管理系统成为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商业银行应做好涵盖各类系统、IT基础设施及管理体系的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加快系统开发的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工作,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促进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升级,提高应变能力和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推动业务发展和流程再造。

2.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价值

经济转型环境下,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判断和管控能力形成了较大挑战。银行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一是要提升风险管理效率。要密切关注转型条件下的各类矛盾和风险,转变风险管理是发展制动器的传统观念,变事后检查为过程控制,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在此过程中,合理确定自身的风险偏好至关重要,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运行特点,确定合理的风险偏好,才能实现风险的有效管理。二是强化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管理。在业务运行中,要强调有效利用数据系统、业务分析,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客户管理结合起来,使风险管理从后台延伸至前台,强化风险管理在业务拓展和业务流程中的参与程度,发挥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使其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风险管理的价值。

3.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尤其应注重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以专业技术等级标准建设与长期考核为基础,引导员工职业生涯的合理预期,引导员工走职业经理人的道路,突出岗位价值,淡化层级观念,形成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和使用导向。在绩效考核和激励上,一是要持续优化考核激励办法,通过完善等级行考核机制等,提高各级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除传统业务外,加大战略性业务的考核占比。二是根据行际差别,推出核心目标考核和任务约束机制,加强业务的精细化考核和绩效评估的针对性,减少简单一刀切的考核分配和绩效分配方式。三是注重各业务指标考核之间的互补,防止顾此失彼。四是合理设计经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显绩”与“潜绩”的比例,通过建立领导人员任期业绩考核档案,引导干部正确处理短期与长远的关系,消除各种追求短期业绩的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

4.持续加强研究和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研究对业务决策和价值创造的服务作用。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特征和市场细分需求缺乏细致深入研究是当前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趋同、竞争白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目前商业银行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无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原因。研究价值创造,寻求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银行业的广泛关注的焦点,而银行强大的业务能力与盈利能力需建立在坚实的研究和创新基础上,研究和创新能力也已成为银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全局性宏观层面到具体业务的微观层面都要加强研究分析,在产品、服务、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都需加强创新。

5.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和品牌特色

当前银行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在还不足以构成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最基础因素,但基于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竞争的特点,企业文化是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能引导长期远景的贯彻实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力,为银行创造独特的市场地位。目前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也已经淡化了产品和服务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和品牌的较量。因此,商业银行及早树立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创造出有别于其他银行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培育与强化品牌特色,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来源:《浙江金融》2011年第7期

责任编辑:奇奇


    

Tags:浙江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关系研究(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