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正文

朱中博:中国古代战略经验与当代中国的战略耐心

http://www.newdu.com 2018/3/8 中国观察 朱中博 参加讨论

    中国当代的战略家与战略学者,一向重视中国历史上的战略经验教训,注重挖掘其对中国当代崛起战略的启示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他们尤其注意研究中国古代王朝运用战略机遇期的经验教训,以尝试把握大国崛起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古代王朝运用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创造和捕捉战略机遇期要有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为此不可以对外轻率使用军事力量。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朝以及北宋在建国之初面临的战略形势,与当代中国有很强相似性。这三个王朝运用战略机遇期的经验教训,因此也特别被当代中国战略学界注意。西汉、唐朝以及北宋作为中国古代三个辉煌的王朝,在建国之初,都曾经面临内外交困的战略局面。即:内部,经过统一前的长期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人口大量减少;外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军事力量和入侵,构成重大战略威胁。[1]也因此,三个王朝的统治者们都面临如何捕捉、运用乃至主动创造战略机遇期来实现王朝崛起的课题,当中也包括面临如何使用武力对付外部战略威胁的课题。
    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三个王朝的统治者都惊人地遵奉了一种“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2]即对内“小政府、大社会”;对外韬光养晦,保持战略低调,避免使用武力。具体而言,对内,这三个王朝初期的几位英明君主,都设法减轻社会税收负担,减少劳役派遣,让民众能够有大量自由时间从事劳动生产,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 对外,对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或契丹)采取卑微的和平友好政策(比如,和亲,赠送大量丝绸等),对外敌侵犯中国的行为,一般只是严加防御,但不主动发动攻击。 上述对内、对外的政策,就是希望营造并延长最有利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以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包括克制使用武力),为王朝的强盛赢得战略时间。其结果是,这三个王朝在很大程度上都实现了成功崛起。
    需要指出的是,在迈向崛起的过程中,王朝内部都会出现对外敌开战的声音。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在位时期(当时由吕太后实际执政),匈奴单于冒顿给吕太后写了一封充满轻佻和侮辱的求爱信,意思是,他现在很孤独,而失去丈夫的吕太后一定也很孤独,因此,他要求孤独的吕太后嫁给他,服侍他。收到这封信后,吕太后与她的将军们都非常愤怒,吕后的妹夫、猛将樊哙自告奋勇,表示愿意率领10万将士攻打匈奴,替吕太后维护尊严。但吕太后和其他一些理性的大臣认为,西汉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攻打匈奴。[3]因此,吕太后不仅没有发兵攻打击匈奴,反而以谦卑的语气回信给匈奴首领,表示她自己太老了、不漂亮,行动也不方便,不能够伺候他,因此,送给他其它宝贵礼物作为歉意,[4]以此维持了与匈奴和平友好的局面。这个例子只是三个王朝的统治者们的战略耐心和战略定力的表现之一。
    总之,在建国之初面对内外交困局面的西汉、唐朝、北宋,对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和运用都有着共同之处,即都具备创造或捕捉战略机遇期的眼光和智慧,拥有战略耐心和定力,不轻易对外使用军事力量,从而保持了国家崛起的顺利推进。这一战略经验对当代中国的崛起战略意义重大,也解释了自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对外战略后,中国为什么很少使用武力的问题。
    注释:
    1.朱中博、周云亨:《老子的大战略思想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4-166页。
    2.Sul concetto di “non azione” (wu wei, 无为) nel Taoismo, si veda Alessandra C.Lavagnino e Silvia Pozzi, Cultura cinese. Segno, scrittura e civiltà (Roma: Carocci,72-78 [NdT].此注释由Simon Dossi博士补加。
    3.《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4.《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本文以意大利文形式发表于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2015年11月出版的《中国观察》(Orizzonte Cina)第6卷第5期)

Tags:朱中博中国古代战略经验与当代中国的战略耐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