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物流与贸易 >> 正文

流通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与创新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商业时代》2013年第23期 李大颖 范…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流通产业得到了普遍发展,交易规模和数量不断激增,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培育了新型的流通产业业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理论仍有待于不断深化,产业集中度、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论述了发展流通产业的必要性,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运营机制创新的策略,旨在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流通产业,流通方式,流通费用
    引言
    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流通产业得到了普遍发展,交易规模和数量不断激增,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培育了新型的流通产业业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理论仍有待于不断深化,产业集中度、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瓶颈。流通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流通业的健康发展与否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流通产业的大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通业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流通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发展流通产业的大环境
    流通产业是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狭义的流通产业是指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等四个产业,广义的流通产业则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伴随的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转过程。在我国,流通产业已经涵盖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电子商务业,以及特许经营等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支柱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1.6%,拉动GDP增长达4.5个百分点。流通业不仅促进了不同区域和行业物质流、资金流的加速流转,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还在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促进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流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万亿元、餐饮业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13000万人。可见,流通企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流的协调与统一,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更加科学化、组织严密的流通产业业态;完善流通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形成规范、安全、健康的消费市场。
    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流通产业体系不健全
    我国流通产业分布不合理,出现城市和农村分割断裂、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分割断裂的现象。流通网点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流通网点分布少,产业发展缓慢。城市流通产业比较发达,产业门类也比较多样化;农村、流通产业不发达,产业流通业仅限制在农贸产品、基本生活用品领域。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全国流通网络布局,建设完整的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是当前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另外,我国流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扩大规模的方式主要是单体扩张,但是在发展规模受限的情况下也造成产业集中度低,企业间没有形成紧密的关系和产业链条,仅仅是以简单的供求关系来维系。这种松散的关系极不稳定,容易导致行业、区域、企业之间相互分割和封锁,影响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流通手段和方式落后
    在现代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基本沿袭了传统的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经济投入严重不足,流通渠道狭窄,流通手段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障碍。例如,2009年我国在流通产业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改善方面的投入仅占全部投入总资产的0.3%,这和美国在流通领域的投入10%以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地方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保障措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虽然全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具备了潜在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但是流通方式也仅停留在网上下订单、用户购买支付、物流配送这一过程,这与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相距甚远。
    (三)流通产品储备和预警机制不健全
    目前,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流通产品生产能力与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物流运送方式有所增强,商品流通速度加快,这也对传统的大生产、大仓库物质储备概念产生了影响。很多流通产业生产方式实行按需定制生产,这种产销一体的生产方式避免了产品过度生产造成囤积浪费的现象,也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商品储备制度不健全,缺少对市场运行的分析和预警机制,迅速集散应急商品的能力不强,紧急时刻影响市场供应。
    (四)流通企业质量和责任意识不强
    很多流通企业缺乏科学发展规划,没有适时的引入国外的、先进企业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停留在家族企业和小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企业的流程和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加强商品流通企业准入制度和质量监管,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建设安全诚信消费体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流通产业的创新机制
    在当前经济增长面临转型,宏观经济寻求深层次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流通产业要进行流通产业理论创新、运营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流通产业理论创新
    加快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更新流通产业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时代以管制为主要分配形式的流通体制,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开放的产业流通体制。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中“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错误认识,发挥商品交换和流通在社会大生产中的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交换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框架体系,丰富商品流通产业形态。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多发展中间代理商来拓展盈利空间。代理商要在产品流通的多个环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拓展盈利空间,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积压方面。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市场准则,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创新流通产业发展方式。
    目前,流通领域的竞争已经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加强流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意义重大,例如电子商务人才、营销管理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人才,以此来提高流通企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促进流通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要优化和调整流通企业产业结构,在流通产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空间网络结构、规模结构、市场结构、业态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挖掘流通市场潜力,创新多种经营方式,如批发交易、零售交易、现金交易、信用交易、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经销、代销、租赁、拍卖、单店、连锁等形式。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及其城市交通枢纽、生产基地和大型商品集散地的带动作用,构建全国统一的流通市场。特别是在农村积极培育商业流通网点,拓展农村专业物流配送机构,建立一条农产品进入城市和城市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和对接机制。还要建立循环消费理念,加强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商品的流通准入管理,建立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酒类、中药材、农资等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和商业检测制度,形成覆盖准入、监管、退出的全程管理机制。力争为广大群众提供节能环保的工业产品和安全绿色的生活产品,使广大群众能够安全消费、放心消费。
    (三)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
    加快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大力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完善认证、支付等交易支撑体系,提高商品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的一体化运行。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促进流通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培育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加强流通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企业品牌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增强流通企业竞争力。2009年国美电器、百联集团、苏宁电器、大商集团入围全球零售250强,这些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途径就是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行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吸纳科学技术的能力,积极推动流通市场创新。
    (五)完善流通企业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
    很多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缴纳很多费用,这些费用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大,这严重制约了流通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对特定的流通企业积极推进税收改革,给予必要的税收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或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建立和完善促进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促进流通企业向生活化、生态化、品质化方向转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有的法律法规远远不能满足流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流通企业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流通企业的行业标准,创造全面、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是促进流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六)健全监测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商业流通产业是一种开放型、交换型的产业,在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流动的不仅是物质和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也是商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零售生活用品、电子商务、基本居民服务、重点生产资料等领域建立在线数据应用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科学规范的流通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机制,还应扩大城乡市场监测体系覆盖面,优化样本企业结构,推进信息采集智能化发展,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从而提高流通行业发展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同时,还应该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建立流通企业管理信用评价体系,帮助流通企业规范管理、快速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流通业已经升级为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我国应加强流通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调整和优化流通结构,拓展流通企业的流通渠道,加强流通领域基础平台建设,缩减流通领域交易成本和费用,完善流通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创造安定和谐、竞争有序的开放环境,形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良性机制。
    作者简介:
    李大颖(1982.10-),女,河北人,汉族,北京城市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
    范文晶(1977.1-),女,汉族,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
    参考文献:
    1.张亚红.流通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11)
    2.马环宇.外资流通企业在我国超速扩张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2(25)
    3.韩志诚.坚持科学发展观培育自主竞争力——积极探索烟草流通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
    4.张媛.当前我国流通企业产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A].“银座杯”征文及“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

Tags:流通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与创新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