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广西农业结构调整不能忽视杂粮生产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9期 樊端成 凡… 参加讨论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日益升级,人们对杂粮特别是优质杂粮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广西一些地区忽视甚至放弃杂粮生产。在分析广西发展杂粮生产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发展杂粮生产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农业结构调整,杂粮,粮食安全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重点课题。
    杂粮是指大宗粮食以外的小宗粮、薯类及豆类作物。广西杂粮主要有高粱、粟、荞麦、薏米、芋头、马铃薯、番薯、杂豆类等。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甚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广西的农民还种植有大量的杂粮。然而,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及农户都比较重视发展水稻、玉米等主粮生产,而忽视杂粮的发展,杂粮生产日渐萎缩,产量减少,粮食生产不均衡。一些地区番薯与大米一样贵,黑豆、绿豆、红豆等不时缺货。广西的水稻、玉米等主粮消费量大,重视主粮生产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仅重视主粮生产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发展杂粮生产。
    1 广西发展杂粮生产的意义
    
1.1 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一方面,水稻、玉米等主粮的种植需要良田好地,而目前广西的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增强,水稻、玉米等主粮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目前广西的耕地约有420万hm2(仅占全国耕地的3.5%左右),基本农田面积360万hm2,而且广西的耕地有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如2008年与1988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了0.4%,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5.3%。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和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广西耕地污染严重,土壤有机质消长赤字及养分收支不平衡,耕地质量下降。如据广西宾阳县农业部门监测结果,200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00年的3.04%下降到2.31%,全氮含量由0.15%下降到0.096%,速效磷含量由11.33mg/kg下降到7.85mg/kg,速效钾含量由64mg/kg下降到56mg/kg。目前广西低、中等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32%和50%,优等耕地面积仅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18%。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退化,严重制约了广西粮食产量的增长。如2005~2011年,广西粮食单产从每1hm24530kg仅提高到4650kg,增长2.65%,粮食总产量从1487万t下降到1430万t,下降了3.83%。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2011年广西有5199万人口,人均有粮275kg(2011年广西人口5199万人,粮食总产量1430万t),仅是全国人均有粮(426kg)的65%。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人均占有粮食高于400kg为粮食安全有保障;人均占有粮食在350~400kg之间的,是紧平衡;人均占有粮食低于350kg的,容易发生粮食危机。从一国内的区域看,粮食自产量要占消费量的75%以上,人均年粮食消费量不低于370kg,才能支撑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目前广西粮食自产量刚达到人均年粮食最低消费量(370kg)的75%。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人口数量将增加到14.76亿人,按这一速度估算,到2025年广西的人口将会增加到5700万人以上。如果要保持2011年广西人均有粮的水平,到2025年广西粮食总产量要达到1567万t;如果要达到人均有粮350kg的水平,到2025年广西粮食总产量要达到2000万t。这对于耕地资源尤其是中优等地有限的广西来说,为保障粮食安全,除了种植水稻、玉米等主粮之外,还要大力发展杂粮生产。因为杂粮生育期短,具有耐旱耐瘠等特点,适应范围广,不仅能种植于生产条件差的冷凉地区、山地、丘陵旱地及新垦荒地薄地等,而且也能种植在田头地角、沟沿和田岸上,或套种在幼龄茶园、果园、药园和林地中。另外,杂粮管理粗放、收获容易,是应对自然灾害的最佳作物。所以,种植杂粮是提高广西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1.2 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自然条件较差,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坡地、旱薄地面积较大的地区,水稻、玉米等主粮生产没有优势,而却适宜于种植各种杂粮。如高粱、粟,在清代广西山区已普遍种植,到1961年全区种植面积分别达3.4万hm2和4万hm2;豌豆,民国时期广西各地就普遍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常年种植面积为1.4万hm2左右;番薯和芋头,新中国成立前是广西广大农民度荒和补充主粮的主要作物,20世纪80~90年代,全区种植面积分别达1.4万hm2以上。目前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多元化、杂粮生产产量低等原因,广西的高粱、粟、荞麦、薏米、豌豆、蚕豆、黑豆等杂粮种植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只有薯类尤其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增加。如20世纪70~80年代广西马铃薯种植仍处于零星状态,到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万hm2,现在已达16万hm2。广西山地多,平地少,人口数量多,杂粮种植多分布在丘陵山坡地,机械化程度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发展杂粮生产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广西的土地资源,而且能发挥广西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如近年来广西发展冬季马铃薯生产,充分利用了广西冬闲田,也充分发挥了广西冬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
    1.3 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杂粮既是粮食、又是自然“保健品”,用途广泛。如食用豆类,蛋白质含量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合理;还有一些杂粮具有药物作用,如红豆滋补,绿豆清热,薏米、小米、黑豆是中医常用的补药,蚕豆、豌豆可加工优质粉丝,豇豆、竹豆是做糕点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城市许多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等都需要大量食用杂粮,而且杂粮大多种植在边远山区、高寒地区,既无空气污染,又无农药化肥过量、残留之忧,是一种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所以,近年来杂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家庭餐桌上的新宠,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如2008年,我国杂粮出口量达112.9万t,出口到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广西有大批马铃薯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杂粮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价格不断提高。如2009年下半年绿豆短缺,价格猛涨,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逗你玩”因此成名;2010年广西马铃薯收购价高达3.6元/kg。现在番薯零售价为3~6元/kg,和大米一样贵,一些地区的红豆、黑豆等缺货。所以,发展杂粮种植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农民收入,而且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性需求,提升人们生活水平。
    2 发展杂粮生产的基本原则
    

    2.1 充分利用劣等地
    杂粮用途很广,但我国杂粮消费量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中仅占11%左右,而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消费量分别约占35%、19%和28%。目前广西主粮需求刚性增长,主粮供给仍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为提高主粮自给率,必须保护主粮的耕种地。广西的杂粮应尽量种植在不宜种植主粮的山地、坡地、丘陵旱地和新垦荒地上,或套种于果园、桑田及其他作物地之中,或种植于冬闲田、撂荒地之上。广西每年有60多万hm2冬闲稻田,30多万hm2冬闲甘蔗地和30多万hm2冬闲旱地,合理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是发展杂粮生产的基本思路。如目前玉林、钦州等一些地区利用冬闲土地资源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桂林市一些农户在葡萄园套种免耕马铃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不破坏生态环境
    广西山坡多,地形起伏,砂土分布广。山坡上的黄砂土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造成水土流失。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10年前广西就开始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推行大规模、有计划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杂粮种植不能再开垦这些已经退耕还林的土地。目前在广西23万km2的土地上,山地、丘陵、台地分别占40%、10%、6%。这些土地有的适宜于种植杂粮。如果要开发利用这些土地发展杂粮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办事,严禁无证开发,杜绝乱挖滥开现象发生,提倡科学生产,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同时,在杂粮种植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等,减少环境污染。这样才能实现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
    2.3 尊重农民意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价格是农民生产的“指挥棒”。由于卖粮难及种粮经济效益比较低,目前一些地区的农民将原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经济作物。如桂中、桂南部一些农民就将原来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旱地、坡地用于种植甘蔗、水果、桑树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因此脱贫致富。针对这种情况,不能强迫农民种植杂粮。发展杂粮生产,应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和服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3 发展杂粮生产的政策建议
    

    3.1 提升农户经营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又回归了“家庭”。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它与规模经营及农业现代化之间没有矛盾。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经营形式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制——家庭农场。所以,要解决目前广西农业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的问题,应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特别是把一些专业大户经营提升为家庭农场经营。杂粮种植实行家庭农场经营更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杂粮种类繁多,同一地区,同一村落,农民种植不同的杂粮,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行家庭农场经营,不仅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和实现农业机械化,而且有利于统一规划和立体式经营,有利于推进产业化发展。二是杂粮是附属粮,而且多种植于旱地、山坡地及边角零星地,一些农民对杂粮的种植及其耕地不太重视,土地流转相对较容易。如目前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已有相当多的“劣等地”撂荒,这有利于推行家庭农场经营。目前广西农业经营效益较低,推行家庭农场经营,不仅要鼓励一些农户以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更要鼓励一些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不断创新和发展,大胆实行农场式经营,把杂粮种植业做大做强。
    3.2 扩大企业参与范围
    目前广西杂粮生产规模小、发展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杂粮生产中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少,杂粮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如桂西北部大部分地区旱地杂粮生产仍处于收原粮、粗加工、卖成品的初始经营方式,基本都是小作坊式加工,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与主粮不同,多数人都是把杂粮当作副食和零食食用,所以发展杂粮生产应坚持走企业带动的路子,深化产品加工,突出抓好产品的商品化开发,推进产业化经营。目前广西企业参与杂粮生产的方式主要是加工和销售。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带动杂粮种植,但其利益分配关系较难以理顺,农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得到合理的收入,生产积极性不高。另外,农户缺乏资金与技术,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应鼓励企业多形式甚至全方位参与杂粮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为农户引进优良品种,指导农民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解决农民技术缺和投入难的问题,而且也可以直接参与种植,兴办企业农场,实现立体化、一体化经营。
    3.3 转变政府支持方式
    政府应像重视稻谷、玉米等主粮那样重视杂粮,但不能照搬支持主粮生产的方式。对杂粮生产的支持应实现“四个相结合”。一是支持企业与提升农户相结合。杂粮不能当主食,市场需求量也相对较少,只有企业的参与和帮助,才能促进和带动农户大量种植杂粮。所以,政府既要支持农户种植杂粮,又要鼓励企业参与合作,并积极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二是资金补贴与科技支持相结合。长期以来广西对杂粮生产的投入不足,特别是科技投入更少。如目前广西旱地杂粮生产长期没有专项投入,专门从事旱地杂粮研究的科研人员很少,旱地杂粮科研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要发展杂粮生产,除了对种植杂粮的农户和参与杂粮生产经营的企业给予直接补贴、优惠贷款及减免税费之外,还要认真贯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增加对杂粮生产的科技投入,培育高产优质的杂粮品种,改进杂粮加工工艺,挖掘杂粮更大的潜力和效益。三是在生产领域支持与在流通领域反哺相结合。在商品经济社会,流通与商品生产本身一样必要,生产过程如不能转入流通过程,就要陷入绝境。所以,对杂粮生产既要在生产领域支持,又要在流通领域反哺,适当提高杂粮的价格,并增加收储量。四是支持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大力支持农户和企业用山坡地、旱地、新垦荒地种植杂粮,增加供给,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同时减少企业加工的污水排放和其他污染,使生产与环境相协调。
    作者简介:
    

    樊端成(1963—),男,壮族,广西忻城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史。
    参考文献:
    

    [1]刘永贤,广西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10(6):629-631.
    [2]黄予慧,略论广西粮食安全[J].农家之友,2011(3):42-43.
    [3]唐广生,广西今年粮食总产量锁定1444万吨目标播种面积稳定在4565万亩以上[EB/OL].http://www.agri.gov.cn/V20/ZX/qgxxlb_1/qg/201202/t20120208_2477288.htm,2012-02-08.
    [4]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城乡巨变数说辉煌——广西60年调查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368.
    [5]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年鉴-2010[M].北京: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2010.491.
    [6]傅荣寿、王中林、蒋廷瑜等,广西粮食生产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362-389.
    [7]唐广生,今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250万亩[N].广西日报,2010-06-03(4).
    [8]谭仕彦、韦文科,广西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6):374-376.
    [9]刘满平,杂粮价格上涨会否推高CPI[N].中国经济时报,2010-05-26(4).
    [10]谢青夏,马铃薯要成为广西助农增收的“金蛋蛋”[J].农家之友,2011(5):8.
    [11]张建梅、李凤英、郑吉祥,桂林市葡萄园套种免耕马铃薯技术[J].广西农学报,2011(5):73-74.

Tags:广西农业结构调整不能忽视杂粮生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