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创新园区运行体制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廊坊发展》2012年第5期 大厂回族… 参加讨论

潮白河工业区是大厂四个省级园区之一,成立于2007年5月,2008年被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2010年列为省级工业聚集区,地处大厂县域西部,中远期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起步区8平方公里。
    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按照全省推广的开发模式,借鉴成功区县的先进经验,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模式,引入战略合作者华夏幸福基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鼎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在开发建设中,由鼎鸿公司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园区推介、招商引资工作;成立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工业区的行政审批、政策服务和运行监管,协调乡镇开展农村工作。同时,对公司在规划、开发建设、环保等方面采取有力监督,以促进园区科学发展。建区以来,双方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促进了潮白河工业区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成绩与做法经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潮白河工业区逐步完备了水、电、暖、气供应体系和道路、通讯、网络、广电设施体系建设,并引进了中建材、和平铝业、百灵威、富邦德、德国菲斯曼、瑞士森德暖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2009、2010、2011年先后荣获“全国投资环境十佳工业园区”、“中国最具CBD潜质经济园区”和“最具魅力品牌园区”称号,工业区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工业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完成工业生产总值9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近6亿元。签约入区项目96个,总投资106.53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47个,开工在建项目31个,计划开工项目18个。
    坚持科学规划,构建发展框架。为实现科学有序开发,由工业区管委会主导,鼎鸿公司具体组织实施,重点加强了规划编制工作。在开发建设之初,明确了依托北京、面向北京的规划思路和发展方向。在基础设施规划上立足建成与北京同城的空间效应,在产业规划上选择与北京错位发展,服务北京、承接北京。在具体操作中,坚持“高起点、细分类、严执行”的规划理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规划体系。高起点。投资2700万元重金聘请世界著名的美国华高莱斯、毕博等咨询公司完成了区域整体策划和产业定位研究,并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潮白新城总体规划》。细分类。投资6000余万元,深化规划编制,先后完成了潮白新城近期建设地段控制性详规、潮白河左岸及群英总干渠景观带规划设计、新城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和建筑景观规划,以及新兴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等10余项规划,园区规划控制力不断提升。严执行。坚持刚性规划原则,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予进入,破坏规划的项目坚决清除,确保规划蓝图的全面落实。对于区内道路建设标准、临路企业围墙圈建高度和样式、车间建设方向和外墙颜色,都要求必须符合建设详规,真正做到了规划即法,执法如山。在借鉴国外和南方地区的先进规划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大网络架构”要求,完善主要街区建设规划,坚持用规划引导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水平。
    坚持多投快建,营造一流环境。建区以来,坚持“筑巢引凤”的理念,依据产业规划,集合力量改善环境,完善各项设施功能,提高工业区承载能力。以路网建设为基础,园区道路网格初步呈现。几年来,潮白河工业区全力建设主次干道及支路,拉大园区开发空间。一方面,按照“两横两纵”的主干道路建设格局,投资12亿元修建了高标准市政道路近30公里,形成了近20平方公里的开发空间。蒋谭路、福喜路、厂通路和滨河大道四条城市主干道路已成为对接北京的主通道,拓展了工业区外联空间;另一方面,投资2亿元,建成了12条近10公里的工业次干道和支路,搭起了产业园发展框架。以完善功能为保障,市政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完善的配套设施是项目顺利落户、成长的有力保障。为此,潮白河工业区一方面强化了电讯设施建设。先后引入了移动、联通、电信通讯和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全区覆盖;引入了北京“010”程控电话,方便了企业的对外联系。另一方面推进了厂站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实施了供水厂、供热站、燃气站、污水处理厂、220KV和110KV变电站等多项厂站配套工程建设,实现了全方位的供水、供暖和供电,工业区整体配套功能得到了有效完善。以打造环境为特色,景观形象靓点凸显。立足潮白河水系整体开发利用,实施了群英总干渠2.5公里改造工程,建成了总投资1.4亿元的蓝色水街工程,展示出了环境优雅、特色突出的水系景观;投资1.27亿元建成了大厂城市规划馆,成为展示大厂县未来发展蓝图和规划愿景的窗口;投资2.5亿元,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打造了大通路、福喜路、蒋谭路三条高标准“绿道”,建成了中央五环公园、潮白幸福公园、谢疃驿站和6个道路节点景观工程。2012年,启动建设了五星级酒店、书画院、蒋谭路南延、潮白馨居、邵府社区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培树形象特色。
    坚持创新招商,助推产业聚集。坚持把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工业区发展的重心,实施了专业化、网络化招商。由委托开发企业——鼎鸿公司组建了80多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并常驻北京,主要面向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洽谈合作项目,面向国家各部委争取产业孵化项目,面向京津冀重点企业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此外,充分利用“5·18”经洽会、大厂发展论坛、网络媒体等平台,实施参会招商、邀请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优质项目落户。目前,入驻项目涉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光学仪器、民生产业等多个行业。项目整体呈现出了“三多一无”的特点,即高科技项目多,占入区项目总量的65%,菲斯曼太阳能集热器等10个项目的50余个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企业多,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40个,占项目总数的40%;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项目多,此类项目65个,占项目总数的65%;无污染型项目,所有项目都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保证了园区的长远发展。
    潮白河工业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化运作”开发模式的优势:开发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五年来,鼎鸿公司累计投资超2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园区良好发展平台,解决了政府开发模式下财政资金配套不足的问题。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公司中高层领导均有十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有过在国内知名公司工作的经历,工作人员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整体素质高、能力强,便于工作顺畅开展。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战略合作者华夏幸福基业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园区开发建设,形成了一套先进的开发理念,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开发机制,保证了园区开发建设的高效、有序推进。
    潮白河工业区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工业区管委会积极发挥主导、监管、服务职能,给予项目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从管委会领导层到具体工作人员,坚持从项目立项审批开始,逐个环节解决问题,确保了每个项目进展顺利。高效的服务平台。设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集中精干力量帮助企业办理各项前期手续,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了各类项目顺利开工。优质的服务理念。组建了大项目服务组,对区内重点项目进行全天候全程跟踪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2010年,引进的三家科技型项目签约后一直未能开工建设,工业区管委会了解到这三家企业原来都是租用厂房生产,没有建厂的经验后,专门派出3名业务骨干赴石家庄工作8天,协助企业办理各项前置手续、设计厂区布局、开展工程设计,使三个项目都顺利开工建设。科学的协调机制。建立了企业与县直部门对接会,企业、公司与管委会三方协调会以及管委会与县直部门联席会等多项例会制度,不仅加快了企业前期手续办理速度,而且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实现了以沟通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
    存在问题总体看,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园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园区发展建设不断提速提质。但在工业区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加以解决。一方面,执行规划控制仍需加强。个别项目摆放不尽合理,工业区管委会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好产业规划与建设规划关口,确保园区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合理确定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从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看,目前政府、园区管委会、合作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分配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比如,征地拆迁工作,政府、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多,出现矛盾都是由政府、管委会解决,对合作企业应承担什么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在项目引进与退出、土地资源分配等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强化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开发管理模式,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强化规划编制与管理机制。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应服从全县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单体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使园区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突出规划执行刚性,项目摆放、产业布局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维护规划的强制性和严肃性。
    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与调配机制。进一步突出资源要素配置的政府主导作用,在充分保障战略合作伙伴开发权益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和完善战略合作关系。增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配权,引导战略投资者理性看待合作关系,制定科学管理的宏观统筹政策,既要保护好战略投资者的开发建设积极性,又要确立政府在土地资源调配中的绝对主导权,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提高政府对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协调力,对于争取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最大限度保证项目建设用地的基础上,按照“合作开发、责任共担”的原则,同步推进园区路、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建设。
    进一步强化项目准入与退出机制。园区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入区项目管理办法,“准入”与“退出”双管齐下。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把投资强度、节能环保、开竣工时间、税收承诺等刚性要求作为必备条款,纳入项目入区投资协议,从而约束投资商的投机行为。坚持项目法人实体制度,凡是落户园区的项目,必须在当地注册成立法人公司,杜绝设立分支机构,避免税收外流现象的发生。强化土地出让合同的约束力,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可以把项目准入要求、法人公司注册等内容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约定将《项目投资协议》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附件,提高项目履约强制性。实施项目退出机制,对供而不建、多供少建、进度迟缓的项目,土地闲置超出两年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收回土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对投资强度、税收贡献未达到合同约定的,除追缴差额比例的土地出让金外,在水、电、气等能源供应上予以相应限制。
    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与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开发管理模式,科学整合战略投资者的商业资源优势和政府的服务资源优势,使政、企互利共赢的开发模式更趋科学合理。完善合作开发机制,进一步理顺政、企双方合作关系,实现“权、责、利”的高度统一。坚持定期协商工作机制,园区及县直职能部门应积极介入战略投资者项目谋划、项目洽谈等工作环节,把脉项目摆放、掌控项目布局,防止项目签约与项目落地脱节,避免出让土地与产业布局背离。

Tags:创新园区运行体制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