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城市、区域、环境经济学 >> 正文

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共赢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0期上 孙振杰 董… 参加讨论

提 要: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旅游协作发展的良好基础.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对京津冀旅游协作发展的共生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京津冀旅游共生共赢的模式,以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共赢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1YJ053)成果
    在区域经济协作过程中,区域旅游往往是先锋队,是最容易切入的协作领域。这是旅游本身的规律要求,也是区域发展的要求。按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景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协作逐渐形成共识,在一些地区,协作形式不断创新,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在区域协作的浪潮下,处于中国旅游业发展龙头地位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个行政区,长期以来,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一直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协作,京津冀旅游协作的共生共赢发展是旅游界关注的热点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共生与区域旅游发展
    

    共生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生物学界,意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是生物体之间出于生存需要按照某种方式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化的关系,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要素构成。共生组织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产生新的共生能量和物质结构,提高共生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系统中,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共生思想开始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研究的诸多领域。
    区域旅游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旅游发展现象,旅游供给的分割性和游客对整体旅游产品的依赖性,决定了旅游协作是可持续旅游的重要元素。在区域旅游协作发展过程中,不同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自然人等)为实现更大的共同利益,将旅游系统中的生产力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形成规模更大的旅游市场体系。区域旅游协作的机理在于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系统,由若干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单元构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是客观事实。共生理论所研究的生物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及协作共生模式和环境,对区域旅游协作问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二、京津冀旅游协作的共生关系
    

    (一)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的产生。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特指各旅游主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抽象意义上表现为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机制和模式形成的关系。根据共生理论,京津冀旅游共生关系的构成应包括以下条件:①旅游资源基础与空间联系;②旅游共生界面;③存在旅游交流。
    京津冀三地地域相邻、唇齿相依,基础设施相连,社会经济交流密切,是全国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协作的地区,完全满足旅游共生关系的各项条件。京津冀三地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京东旅游区,致力于京东地区两市一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协作,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没能够坚持下去,但对三地旅游协作做出了前期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旅游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在推动旅游协作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总体来说,比起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的旅游协作,还没有深入的发展,还停留在探讨、签订框架协议等阶段,相互之间共生不足。
    (二)京津冀旅游共生单元。当把京津冀区域旅游协作看成一个共生体时,参与旅游协作的京津冀省级单元就成了一个个共生单元。在旅游协作实际运行中,京津冀旅游共生体还包括许多子共生单元,它们可以是各市县地方政府,也可以是各类旅游企业、旅游非政府组织、社区等主体,这些子共生单元形成了众多子共生体。京津冀旅游协作就是各共生单元之间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发展方式,本质是发挥规模效益、获得成本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目标是整体利益最大化和全局共赢。
    参与旅游协作的京津冀各共生单元,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使得本区域具备了旅游协作发展的天然基础。从地理位置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京津冀是彼此难分的区域。这样的格局对发展区域旅游协作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旅游开发水平、旅游产品种类特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利于构成相互补充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该区域整体上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强化了各共生单元的相互关联程度。因此,协作发展旅游业、共同分享区域内部客源市场,不仅能降低游客的出游成本,提高出游效率,增加旅游企业的收入,而且还会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较高的公共管理成本,从而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进程中,共生单元较为单一、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等问题。
    三、京津冀旅游协作的共赢模式
    
(一)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区域旅游共生模式按组织程度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模式。作为区域旅游共生而言,一般最终目标是一体化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就是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全方位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稳定。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共生就是京津冀各共生单元之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和总体目标的实现,自愿通过市场共建,通过文化、资源或政治上的联系,采取全方位旅游协作,包括资源、产品、市场、品牌、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制度等的一体化协作。即京津冀旅游协作在空间形态上聚集,形成复合的旅游产业集聚区,成为各种旅游要素流动的枢纽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孵化器;在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组织上,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资源整合,实现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客源、品牌共享,完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在旅游设施保障上,加快城市通道和服务设施的配套与衔接,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的共享,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规范各地政策和制度等。
    (二)互惠共赢的行为模式。区域旅游共生模式按行为方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等四种。寄生是指那些完全没有游览价值和生存能力的旅游共生单元(寄生者),主要依靠摄取其他共生单元(寄主)的营养(游客)而生存,这类共生单元对寄主会产生较大危害;偏利共生也称附生,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多个共生单元在空间上紧密相连,其中有些共生单元(附生者)的生存与发展得益于本区的某一主体共生单元,而对主体共生单元(被附生者)的生存与发展不会产生明显的损害;互惠共生是区域内各共生单元都会对其他共生单元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对称互惠共生”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和根本法则,是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行为模式,同时也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
    京津冀互惠共生共赢就是三地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在强调差别化战略的同时,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京津冀通过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在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共生单元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
    京津冀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上差异性明显,旅游市场规模和结构都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使得三地旅游协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短期内实现互惠共赢的行为模式有很大难度。但无论是从旅游消费趋势还是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规律来看,京津冀内部旅游市场将成为主流,互惠共赢的模式会逐步形成。要实现京津冀旅游互惠共赢的行为模式需要各共生单元以政府协调为协作保障,以地方利益为基础,通过存异求同、统筹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充分发挥各共生单元的比较优势,互利互惠,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全局共赢,实现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目标的最大化。
    总体上,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和互惠共赢的行为模式是实现京津冀和谐共生、协作共赢的理想模式和协作共生的目标。当然,旅游发展实际中,共生、间歇共生等组织模式和寄生、偏利共生等行为模式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多个共生单元中的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主导力量,这种主导力量可能是非常著名的风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多数单元处于附属地位;或者在产业发展上,共生单元之间只是在某些方面关联性很强,联系密切,全方位协作和整体意识不强等。这些现象和协作方式的运行效率比较低,给区域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实际操作上,当前还是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逐步打破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市场,通过龙头带动实现区域内品牌打造、旅游线路互联,逐步增强共生单元的关联性,促使京津冀旅游共生体向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J].经济纵横,2007.4.
    [3]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合作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Tags:京津冀旅游协作共生共赢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